TIPS Raft Committing entries from previous terms
本文是我对与Raft论文3.6.2节的理解。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因为理解这段内容确实花了一些功夫。
面向对象:懂得Raft,同时也对3.6.2节有疑问,并且看了“参考”这里面几个之后还不是很清晰的同学。
NOTE: 3.6.2节是《CONSENSUS: BRIDGING THEORY AND PRACTICE》这篇论文的,对应《In Search of an Understandable Consensus Algorithm(Extended Version)》是5.4.2节。
看这篇文章之前先看一下Raft 5.4.2 Committing entries from previous terms的理解,如果看的懂得话,就不用再看这个了,否则再看看我的理解,是否能有帮助。
3.6.2这一节的正文和描述的问题就不再说一遍了,贴个图帮助查看吧。
首先,这个图中描述的D1和D2都是可能存在的,它们都是“合法”存在的场景。
其次,这节内容的目的是想说明,Leader不能直接“提交”之前term(previous terms)的日志,不能按照“大多数”应答的逻辑去提交之前term的日志。只有当前term的日志,复制后收到了大多数节点的应答,才可以提交这个日志。但是之前term的,是不能“提交”的。那么,之前term的日志怎么提交呢?文中的说法是,follower节点的数据要保持跟leader节点一致。那么当follower满足接受当前最新日志的条件,并且接受了最新的日志,它的旧日志也要保持跟leader一致。如果最新的日志提交了,那么最新的日志之前的日志也就提交了。
最后,这里还描述了一个现象,就是大多数节点都有的日志,也不一定就是“提交”状态的日志,只有当前leader term发起的,大多数节点都有的,才可能是“提交”状态的日志。这里说的就是“黄色”index=2的日志。
另外,我翻阅了braft的代码,发现并没有对这种场景做特殊处理,更加印证了我的理解。
总结一下,很简单,就是leader不会直接“提交”之前term的日志,只会通过复制,提交当前term的日志。之前term的日志,都是通过Raft协议中描述的,新日志提交了,旧日志也一定提交了,这个顺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