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生成树协议(防止路由环路)简单介绍及实验
STP简介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 用途-----防止路由环路
逻辑上断开环路 防止广播风暴的产生
当线路故障 阻塞接口被** 恢复通信 起备份线路的作用
STP工作原理
生成树算法及验证
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 桥协议数据单元)
STP的收敛
生成树算法
选择根网桥(Root Bridge)
选择根端口(Root Port)
选择指定端口(DP Designated Ports)
网桥ID(BID)
网桥ID是唯一的
选择交换网络中网桥ID最小的交换机成为根网桥
网桥优先级(2字节)+网桥的MAC地址(6字节)
取值范围 0-65535
选择根端口的依据
到根网桥最低的根路径成本
直连的网桥ID最小
端口ID最小
根路径成本
网桥到根网桥的路径上所有链路的成本之和
生成树算法及验证
选择根网桥:网桥ID(BID)是唯一的,选择交换网络中网桥ID最小的交换机成为根网 桥,取值范围0~65535,缺省值32768.网桥优先级(2字节)、网桥的MAC地址(6字 节)。
选择根端口:到根网桥最低的根路径成本(网桥到根网桥的路径上所有链路的成本之和, 带宽与路径成本成反比)、直连的网桥ID最小、端口ID最小。
选择指定端口:端口优先级8位,端口编号8位,取值范围0~255,缺省值128.
根桥上的端口全是指定端口(RP)
在每个网段上,选择1个指定端口(DP)
非根桥上的指定端口,选择顺序:
根路径成本较低
所在的交换机的网桥ID的值较小
端口ID的值较小
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 桥协议数据单元)
使用组播发送BPDU
两种类型:配置BPDU、拓扑变更通告(TCN)BPDU
STP的收敛
STP五种状态
转发(Forwarding)发送/接受用户数据
学习(Learning)构建网桥表
侦听(Listenng)构建“活动“拓扑
阻塞(Blocking)只接收BPDU
禁用(Diabled)强制关闭
STP的3种计时器:
Hello时间
转发延迟
最大老化时间
VLAN与STP关系
IEEE通用生成树(CST)不考虑VLAN
IEEEPVST+
Cisco私有
可以与CST互操作
PVST+配置的意义
配置网络中比较稳定的交换机位根网桥
利用PVST+实现网络的负载分担
实验拓扑图
PC端IP地址配置 192.168.10.1-192.168.10.8
SW1的主要配置
创建vlan10
把接口f0/1 f0/2指定为二层访问接口 并划分到vlan10
配置速端口
配置f0/3 f0/4为trunk模式 允许所有vlan通过trunk通信
SW2主要配置
SW3主要配置
SW4主要配置
三层交换机MSW1的主要配置
创建vlan10、20
指定trunk的封装协议为 dot1q 即IEEE 802.1q
在vlan10中 指定为根桥 20中指定为备份根桥 并保存
三层交换机MSW2的主要配置
验证STP配置
在MSW1、MSW2、SW1-SW4中分别查看其生成树
MSW1是vlan10的根网桥
MSW1不是vlan20的根网桥
MSW2是vlan10的备份网桥
MSW2是vlan20的主网桥
SW1
SW2
SW3
SW4
验证连通性
PC1 ping PC5同一vlan中的主机 跨域其他交换机能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