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着力打造三位一体服务平台,精准服务保障农民工
7月3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主持召开农民工工作专题会议,强调要坚持把服务保障农民工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来抓,切实提高农民工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精准化水平。本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全省农民工工作推进情况和农民工服务网站建设、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农民工服务工作机构设置情况的汇报,并观看了四川省农民工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农民工服务平台运行演示。
长久以来,四川作为人口及劳务输出大省,常年有2500万农民外出务工,川籍农民工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形象地说,全国10个农民工中,就有1个会说四川话;全国10个建筑工中,就有1个来自巴蜀大地。但是,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也是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务工生涯往往存在遭遇身份歧视、被拖欠工资、保障乏力、难以融入城市等困扰,还存在家中父母孩子无力照料的强烈忧愁。
为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并于年初作出了加快建成我省农民工服务信息平台的工作部署,目前,我省已为2500万农民工量身打造集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小程序三位一体的全省农民工服务平台,服务平台包含了信息服务、办事服务、互动交流三大功能,目前已开通查询、指引、办事3大类24项服务。特别是根据农民工需要,优化打造的“居住证办理”“欠薪追讨”“流动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我要开店”4个跨部门场景式服务应用,实现“一件事”全程“最多跑一次”,为广大农民工提供更便捷、更精准、更人性化的服务。
其中,四川省农民工服务网PC端由中通服创立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通服创立科技)负责,网站以省级政务云和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为依托,以“123”(即:一个网站,两个系统包括内容管理系统和内容运营分析系统,三个支撑平台包括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报送平台、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12345政民互动平台)的模式,汇聚整合全省各级政府部门的农民工服务线上线下资源,实现省、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层管理。同时,记者也了解到,中通服创立科技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技,已成功完成四川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广元政务大数据-数据可视化平台、内江政务大数据信息资源中心等项目,推动“电子政务”向“智慧政务”转型升级,助力政府提高政务公共服务质量,提升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促进政务服务模式创新。
切实解决帮助农民工眼前难题和后顾之忧,是一个关乎2500万群体的民生,也是一个远大于2500万群体的民生。农民工服务信息平台的打造,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聚焦农民工需求,为广大农民工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精准化的服务,从而提升农民工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有利于打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整合各类服务于农民工的信息,推动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