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还有没有价值--有意思的一天

项目管理还有没有价值--有意思的一天
今天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领导收集意见,企图改变项目运作现状。

现在做的非简单的OA系统,而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平台,上面支撑了比较重的业务,而项目本身不重要,这个是由KPI定位决定的。

核心问题很明确,架构师有技术,整体建构后从根部解决了比较多的风险,包含了系统承载能力,业务吞吐量和执行引擎的稳定性。

但是项目整体是在半预算的状态下运行[大环境导致],然后一年的时间,没有一个版本是按期按照质量交付的,基本到最后一天需求还在编码阶段。

想按照以前的项目管理规则,想从根上解决问题,当然前提是给领导看下,因为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政策。

大致提了按照项目正常运作的一些想法,大约包含需求确认,测试方案设计,开发方案设计,验收,这几个点应该明确,也应该有时间和接口人的定义。

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功能明确,风险管理好像是最基本的,最后被HW领导在群里吐槽,不要吓BB。

后来想了想,领导永远是对的,现在是敏捷开发,要什么需求,自行和业务核对,要什么验收,自己写到哪里就到哪里,上线后有问题再处理。

当然也非常佩服我们现在SE,是一个非常抗压的领导,24oncall做平台支持,他不要任何方案设计,测试验收之类的东西,时刻坚信开发人员能够搞定一切。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好处,动手能力很强,每个版本都要大量新增问题,他会持续去解决生产问题。

其实保持现状也好,每个项目思想和政策决定了项目运作模式,没有对错。

以前学习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一般正课大家都讲正确的理论,其实在中国最核心的管理模式是–《中国式管理》。

领导抛出问题,不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这需要考虑到预算、成本和自身KPI的影响。HW其实大家核心关注的是自身的KPI,如果你想做事,请保持沉默,然后慢慢积累自身的能量,当领导有问题的时候,应该抓某个点,某个具体的小问题,这样是最经济有效的。

当然大道三千,没有对错,只要做好职责内的东西就可以了。抛开HW文化,反思下PMP本身还有没有价值。

目前项目运作追求的是快餐文化,瀑布模式已经不适用了,但是敏捷开发模式并不等于胡乱开发,想到哪里做到哪里。

除了政治性的项目,和KPI考核类的点,单单对于项目质量来说,PMP的管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他从根本上把产品质量,团队运作,项目管理,时间规划做了细分,所有的东西只有明确了才有可能做好。

当然有些东西有天分,平着感觉也能做好,但是只适合非常简单的业务随意的小系统,对于平台并不适用,让用户当测试,自动化如果大量暴雷然后再去就救援负重前行的只有运维人员。当然对于有较大权限的人也适用,随时可以修改生产环境代码。

当然可以利用话语权,推进义务劳动制,但是本质上一种时间的浪费,不管浪费的是谁的时间。

小结:
1、了解上层布局,不能落地的东西不要提,最好是只做分内的事情。
2、不提的东西要反思,因为我们要真正的做事,以后可能换个地方或者自己去做事。很多事情不只是为KPI做的,更不是因为政治因素做的,因为我们核心是给我们自己的时间填充价值。
3、PMP有价值,项目管理是先辈积累的经验,很多技术思想架构都是为了解决真实问题而生的,但是并不具有通用性,尤其是中国式管理的场景。
4、改变自己,放弃过多的项目关心,各司其职,把经历放到技术积累上来,不要磨灭不必要的时间。

笑一笑,反思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