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上云』难道不是未来吗?有时候「感觉」会骗人,容易被「实践」打脸...
loonggg
读完需要
3
分钟速读仅需 1 分钟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关于电子书与纸质书阅读的话题。因为我在这个上面反了自己的经验主义或者自我认为的一种错误,为什么这么说呢?
起因还得从我的社群「突破圈层,个体崛起」聊起。
在这个星球里,超体(我们社群的人都叫超体)名为:超速的同学,聊到了这么一个话题,他是这么说的,如下:
电子书越来越普及了,有几件标志性事件,一个是,几年前,亚马逊的电子书销量超过了 50%;一个是,今年我发现,个别电子书的售价,高于了纸质书的价格。我认为,电子书的爆发,即将开始了。
一件事物的流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几年前,包括去年和今年,还是在不少地方看到网友说自己还是喜欢纸质书。除了个别人确实是喜欢纸质书的手感、味道或者其它 “恋物癖” 的原因,大部分人还是会被电子书的方便和高效所吸引。
从一开始,我就坚信电子书一定会大大超越纸质书的销量,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我是从用户行为习惯做的分析。但是,为什么早年很多人没有转变看法呢?看来,有时候,用户自己是真得不了解自己。用户需要被教育。
我用过几款电子书软件,至今还没有一款让我满意的。出于无奈,结合市场,我决定自己组织人员开发一款新型电子书软件,想做到 “让天下没有难念的书,让天下没有难写的书”。可惜,各种原因,黯然收场。但是,我坚信,我有了机会,还会再次开发这款未完成的电子书软件。
在这里,也算是个小调研吧,朋友,你用过什么值得推荐的电子书软件吗?你对电子书软件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欢迎留言,期待,谢谢。
以上是超体超速同学在星球里分享的作业观点。
然后,我仔细思考了一下,确实如此,我之前我自认为我喜欢读纸质书,就跟上边所说的一样:喜欢纸质书的手感和味道。总感觉这是一种情怀,一种态度,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但是,正巧,我最近买了一本书小米的《一往无前》,我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我之前都一直在读电子书,毕竟电子书实在太方便了,虽然我的感觉是我更喜欢纸质书,喜欢纸质书的手感和味道。
但是,我真拿到《一往无前》这本书在家读的时候,我发现,我错了。或许,我的思维和思想还是停留在自己那种怀旧的年代,电子书的便捷或许已经深入我的骨髓,我竟然而不自知。只有真的再读纸质书的时候,一对比,才发现自己犯了这种自我认为,自我打脸的错误。
为什么呢?我喜欢做读书笔记,我喜欢划线,我在每读完一本书的时候,都会进行读书笔记的整理,也会根据读书的内容统一整理思维导图,进行整体书籍结构的归纳。
而纸质书我发现太不方便了,我在纸质书上做笔记,划线,一个是不方便,另外一个是不能便捷的整理总结读书笔记和归纳。
电子书在这方面简直就方便到不行了。我最喜欢使用微信读书这个软件进行阅读了,我在读书的时候,看到好的观点和思想以及金句会划线,会注释,标记,会写读书笔记,简直太方便了。
等我读完这本书,我会统一把划线的文字导出来,也会把读书笔记导出来,统一在进行整理,放到我的知识管理工具中,目前我用的是语雀。这种一键导出多么方便,简直太便捷了。
另外,我会再通读一遍我划线的观点和做的笔记,然后会写一篇关于这本书的复盘文章,进行总结。
真的是一气呵成。
我这时,一对比,我才发现,我错了,这种便捷的习惯已经深入到我的骨髓,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让我自己竟然还没有感觉和浑然不知。
看到超速的作业之后,我才发现:电子书确实未来的前景更加光明。
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上边有一个观点是,电子书的价格比纸质书贵,你感觉有道理吗?
我感觉有道理,其实内容的价值是一样的,虽然纸质书有印刷成本,有纸张的材料成本,但是,电子书的贵,或许就是贵在它的便捷上。
前几天阿里巴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推出了「无影」这个云电脑,你看,现在连硬件都上云了,书籍上云难道不是未来吗?
最后,对话框回复关键字:“社群”,可以加入我新建的一个优质社群,进入「突破圈层,个体崛起」星球,成为我们超体中的一员,欢迎你来加入,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亦或者关于社群的具体内容和详细信息,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突破圈层,个体崛起:在不确定的时代,确定的生活
另外,我的视频号开始更新了,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微信视频号,每天分享一条有价值的视频,让你的生活「有点意思」。
我的私人微信号:Bug2Note 欢迎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