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基础以及名词解释

1.性能测试的概念以及目的
通过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来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目的:验证系统是否能满足到用户提出的性能指标
发现性能瓶颈,优化系统的整体性能。
2.性能测试名词解释
压力测试:也被称为强度测试,主要通过时间,模拟实际应用的软硬件环境及用户使用过程的系统负荷,长时间或超大负荷的运行测试软件,来测试软件系统的性能、可靠性、稳定性等。
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有时也会被称为“容量测试”或者“耐久性测试/持久性测试”,其目标是确定并确保系统在超出最大预期工作量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
性能测试:模拟用户负载,来测试系统在指定负载请款下,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指标是否满足性能要求
负载测试:在一定的软硬件环境下,通过不断加大负载来确定满足性能指标情况下所能够承受的最大用户数
压力/强度测试:在一定的软硬件环境下,通过高负载的手段来使服务器资源处于极限状态,测试系统是否能够提供稳定指标(TPS、RT、CPU、Mem)
PV:每秒用户访问页面的次数
TPS:每秒处理的事务数(服务器)
QPS:每秒处理的请求数(客户机)
Scenario:用户场景或测试场景,通常测试设计时,进行负载建模
并发用户数:指同一时刻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所有用户数量
吞吐量:指在一次性能测试过程中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的总和,也就是在单次业务中,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进行的数据交互总量
吞吐量与负载的关系:
性能测试基础以及名词解释
3.压力测试与负载测试的 区别:
压力测试
压力相对较大的测试(数量或时间),测试系统在一种或者几种极限条件下的相应能力
如:100个用户对系统进行连续8个小时的访问; 1000个用户对系统进行连续1个小时的访问
压力测试通常是在高负载情况下来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测试,更有效地发现系统稳定性的隐患和系统在负载峰值的条件下功能隐患等

负载测试
对服务器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等方面的测试
如:增大访问系统的用户数量、或者几个用户进行大数据量操作。100个用户对系统进行连续半个小时的访问
负载测试是通过改变系统负载方式、增加负载等来发现系统中所存在的性能问题。
负载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可以为性能测试、压力测试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