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265,下一代智能编码》观后感
作者:丁文鹏,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现任百度视频云主任构架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视频编解码标准、视频编码器优化、视频质量增强等。
BD265编码器:节省30~40的码率,速度是x265的2-4倍,另外也用于视频会议、直播购物。
HEVC H264与H265的差异:
帧内预测方法由9中到35种;
H265比H264的结构更加复杂,算法挑战更大;
质量、码率与速度需要一个权衡,引入两个评价标准,加速比与质量评测:
工具打磨:
运动估计:引入模型,算法优化,优化速度;
算法实现依赖于好的实现,引入SIMD指令,优化Cache优化,显著提高编码速度;
优化编码结构,避免内存拷贝与不必要的计算,
核心框架如下:使用分析流,经过DNN处理,减少块划分,码率分配也会更加精确;
实测人脸BD265还能看到轮廓,x265已经模糊
CAE(内容自适应)编码:场景不一样,编码码率自适应
背景:所有视频均为统一码率,对于静止场景码率较低,复杂场景使用高码率;
现有的技术方案如下:
推理框架在编码框架的10%左右占比。
AVS标准:国内标准;H265支持最好;chrome中对AV1支持最好,国内广播avs2支持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