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事务的属性

事务属性的种类: 传播行为、隔离级别、只读和事务超时

a) 传播行为定义了被调用方法的事务边界。

spring事务的属性

b) 隔离级别

在操作数据时可能带来 3 个副作用,分别是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为了避免这 3 中副作用的发生,在标准的 SQL 语句中定义了 4 种隔离级别,分别是未提交读、已提交读、可重复读、可序列化。而在 spring 事务中提供了 5 种隔离级别来对应在 SQL 中定义的 4 种隔离级别,如下:

spring事务的属性

c) 只读

如果在一个事务中所有关于数据库的操作都是只读的,也就是说,这些操作只读取数据库中的数据,而并不更新数据,那么应将事务设为只读模式( READ_ONLY_MARKER ) , 这样更有利于数据库进行优化 。

因为只读的优化措施是事务启动后由数据库实施的,因此,只有将那些具有可能启动新事务的传播行为 (PROPAGATION_NESTED 、 PROPAGATION_REQUIRED 、 PROPAGATION_REQUIRED_NEW) 的方法的事务标记成只读才有意义。

如果使用 Hibernate 作为持久化机制,那么将事务标记为只读后,会将 Hibernate 的 flush 模式设置为 FULSH_NEVER, 以告诉 Hibernate 避免和数据库之间进行不必要的同步,并将所有更新延迟到事务结束。

d) 事务超时

如果一个事务长时间运行,这时为了尽量避免浪费系统资源,应为这个事务设置一个有效时间,使其等待数秒后自动回滚。与设

置“只读”属性一样,事务有效属性也需要给那些具有可能启动新事物的传播行为的方法的事务标记成只读才有意义。

Spring的API设计很不错,基本上根据英文翻译就能知道作用:Required:必须的。说明必须要有事物,没有就新建事物。supports:支持。说明仅仅是支持事务,没有事务就非事务方式执行。mandatory:强制的。说明一定要有事务,没有事务就抛出异常。required_new:必须新建事物。如果当前存在事物就挂起。not_supported:不支持事物,如果存在事物就挂起。never:绝不有事务。如果存在事物就抛出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