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模型
E-R模型
现实世界是由一组称作实体的基本对象和这些对象间的联系构成的。E-R模型是标识数据及数据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概念模型。
实体:观念世界中描述客观事物的概念
属性:实体具有的某种属性或联系的附加属性
联系:事务间的相互关联,一种是实体内部的联系,一种是实体之间的联系
实体之间的联系:
一对一 1 :1
一对多 1 :N
多对多 M : N
E-R图
E-R模型经常使用E-R来描述。
矩形:实体集
椭圆:实体属性
菱形:联系集
线段:将属性与实体集相连或将实体集与联系集相连
例子:
关系模型
数据模型是描述计算机中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及存储、处理特征的模型。目前在实际的数据库中支持的数据模型有三种:关系模型、网状模型和层次模型。
关系模型是应用最广泛的数据模型。ORACLE,MYSQL,SQLServer等数据库使用的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是用表的集合来表示数据和数据间的联系,每个表有多个列,每列有唯一的表名。
关系模型中的一些名词解释:
关系:一个二维表
元组:表的一行
属性:表的一列,列名称为属性名
主码: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将E-R图转化为表
转换原则:
- 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实体模型,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键就是关系的键
- 一个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每个实体型的键以及联系的属性都转换为关系的属性
- 关系的键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如果是1 : 1,则相连的每个实体的键任意一个都是关系模式的候选键
(2) 如果是1 : N,N端实体的键为关系模式的键
(3) 如果是M : N,关系模式的键是参见联系的实体的键的组合
例如上面的E-R图,转化为表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