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读者的对话 --- 满满的干货,建议收藏
自勉吧,好好的思考一下,是从这篇文章开始的,起初问我对文章里面那些话,有什么见解,其实我也很是纳闷,虽然我现在也想不出是什么?但是我总觉得应该是自己得阅历太少了,眼界,眼光,远见低吧,但是里面有一点是我特别认同的,就是如何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读到别人读不到的东西,这是需要一定的眼光,远见的,以及哪些是自己该坚持的,哪些是自己该放弃的
读者(我叫他小陌吧):
读者觉得是他的眼界阅历太高了,而自己本身又处于一种伪咸鱼状态,没有找到自己人生的拐点,所以一下子给读者说懵了,读者觉得他何尝不是一点一点积累的,要么读书,要么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可能是路他已经走过了
读者是喜欢儒家那一套的,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可是读者又觉得现实实在是太让人着急了,让人难以喘息,所以只有不断的调整自己,希望自己找出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读者觉得这就像学习 python 一样,知识点太多,时间又紧,慢慢摸索,现在就慢慢学习,学成学不成也不清楚
我的想法:
我觉得还是要多读书,多思考,多跟优秀的人沟通学习他们的思维模式
读者:
是的,读者觉得一定要有一种信念或者思维或者方法或者信仰作为前进的动力,来源,能够找到这种属于自己的宝贵的东西真的很幸运,读者很庆幸自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宝贵的东西,虽然一直被外界信息冲击,有增有减,但是根子在那里,冲不到,掰不断,利与弊全是养料,又或者还没被社会调教成为大众化之前,这些东西就是现在乃至以后活在他人想象之外的根基
读者问我最近阅读什么书?
最近在阅读一本名为《如何阅读一本书》,感觉自己不太会阅读
昨天晚上买了一本《人生的智慧》《周金涛的康博周期理论》,个人比较喜欢不被束缚的看书,喜欢看任何书,不喜欢限制住自己的思维,多种维度发展,专注于一项,然后乘积起来,就会很不错了
读者
理财投资是属于使用类型的,读者是个大杂烩,除了侧重于重点在国学经典上,其他都挺喜欢的,读者觉得自己在瞎看,看书只是一种辅助,最重要的是执行合一,最近在学习 python,觉得好复杂,也不是复杂,就是一看就会,读了能懂,做题就懵,不会应用
读者是做广告传媒的,我咨询他是不是跟自媒体比较搭边?读者回答:
也有微信公众号运营,读者自己是搞活动执行的,其实我都不懂运营方面的东西,我的微信公众号,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太大的宣传,没有太多的花言巧语,都是实实在在的学习类的东西,读者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于是我想这位网友学习了一下运营的知识
先说运营之 ‘道’
道就是公众号运营的本质,其实就是粉丝问题,要能拉住粉丝,粘住粉,这样才能产生流量,然后带来收益,我这里大言不惭的说是收益,其实每个做公众号到最后其实都想获得回报,这是真的,所以不用假装,这是本质
再说运营之‘法’
就是你看那些所谓的流量大牛的公众号,他的规律大多有三方面:
第一得有料:
你推送的东西首先得引起共鸣,让人觉得你说得有道理,说到别人心坎里去了,别管是附和你还是抬杠,让别人愿意转发,愿意选中你才关键,难怪标题党,鸡汤文那么多
第二得有趣
对于当下社会环境来说,人们更趋向于有趣,你推荐得内容要有趣,在娱乐至死得时代,大流就是表象化内容,甚至这类内容不需要什么内涵,只要搞笑,当然能结合有趣得同时,又有料,就更好了,难怪都喜欢鸡汤文,某人说过一句话,有趣得东西,通常学不到东西,无趣的东西往往隐藏着玄机
第三得有利
所谓运营,归根揭底就是钱,舍得砸钱,就会有人来,定期得抽奖,粉丝互动,有利可图这是人得天性
说到这里体现得都是人性啊,我觉得着一点都不丑陋,反而觉得是正常的,不然这就不是人了,哈哈,我觉得我能大胆的写出这些,我是服了我自己了
所以可以选中,较快的方式是运营初期有利有料并行为重,较慢就是有趣有料并行,有点名声之后,可以与其他的公众号互推,这就是运营性质垂直化的起步阶段
如果有精力,或经济,还要多管齐下,知乎,社区,论坛。。。广撒网。奠定粉丝群体基础,巩固老粉,拉拢锌粉,然后知识付费化,粉丝分层化,这个中间付出的精力不是一点半点的,要有心里准备
最后就是术
术有两个经典的模式
第一个:经典模式,第二个:创新模式
就是按部就班的慢慢运营,创新模式就是要出人意料,抓住粉丝眼球,类似一夜涨粉百万那种,可能我这种做不来,只能是经典模式慢慢运营了
我发现有趣的标题也是可以吸粉的
我发现现在的人都喜欢标题党的,都挺喜欢骂人的,有吸引力的标题,还要有见地,一阵见血的好,再加上有料
舒压方式以及认同感的理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压方式,看电影,听歌,旅游,读者的自己讲到自己的成本最高,也是成本最低,读书就行,时间宝贵又不用花钱,还能长知识,挺好,我自己觉得读书能给人幸福感,我自己经常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读书最美妙的时刻,就是当你以为只有自己能体会到思想,感受,思维模式,发现与作者产生共鸣,你与他从未谋面,他也可能 早已过世,就像书中伸出一只手,与你的手紧握
真的是这样的,当你思考的跟作者是一样的时候,真的那个开心,那个认同感,那个幸福感,真的是无法想象的,不说别的,只是认同感就是很多人想追求的但却难以追求到的,但是却在书中可以找到的
这么年轻人,想去酒吧,逛街,自拍,潮流,时尚,。。。其实本质都是为了认同感,得到别人的认可,然后自己就会觉得幸福,但是其实不是这样的,认同感其实他应该来自于自己内心深处,而不是外界的各种评判
感谢这位网友跟我聊这么多,让我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你,不容易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