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入门(二):创建web测试

下面来创建一个实际的jmeter测试场景,并进行性能测试

本文所讲的内容都是在mac os系统下

1.首先打开jmeter

进入jmeter的解压路径,windows下打开jmeter.bat,linux/unix下进入bin目录下,输入命令:sh jmeter.sh 打开jmeter,如下图所示:jmeter入门(二):创建web测试jmeter入门(二):创建web测试

接着jmeter应用会打开

jmeter入门(二):创建web测试

2.添加线程组

打开jmeter主窗口后,右键点击“测试计划”,选择添加-》Thread(Users)-》线程组:

jmeter入门(二):创建web测试

参数介绍:

线程数:一个thread代表一个user,那么我们需要多少用户数,就设置多少线程数。

Ramp-up period:在多少时间内启动多少个用户,即在这个参数内发送线程数个请求。

循环次数:1.永远:无限循环;2.自定义循环次数;

3、添加一个http 请求(测试脚本的主体)

选择线程组-》添加-》Sampler-》HTTP请求

jmeter入门(二):创建web测试

4、添加结果树

具体添加结果树的步骤如下:

jmeter入门(二):创建web测试

结果树是一种监听器,每次运行请求后默认会把每次http请求的request和response内容记录下来,方便我们debug脚本。

jmeter入门(二):创建web测试


点击执行后可查看结果树信息:
jmeter入门(二):创建web测试

5.添加聚合报告

用来记录http 请求的执行结果等

添加10个线程组,点击运行,打开聚合报告:

jmeter入门(二):创建web测试

聚合报告结果分析:

Label:每个Jmeter的element的Name值,例如HTTP Request的name。

#Samples:发出请求数量。例如上图,线程数为10,循环10次,则请求数为:100

Average:平均响应时间(单位:ms)。默认是单个Request的平均响应时间

Median:中位数,也就是50%用户的响应时间

90%Line:90%用户的响应时间

95%Line:95%用户的响应时间

99%Line:99%用户的响应时间

Min:最小响应时间

Max:最大响应时间

Error%:本次测试中出现错误的请求的数量/请求的总数

Throughput:吞吐量。默认是每秒钟完成的请求数。

KB/sec:每秒从服务端接受到的数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