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是真的香!
昨天B站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财报展现出来的数据欣欣向荣,无论是收入和用户数都是大规模的增长。这当然要归功于B站在第一季度的两次破圈行动,一次用成功的跨年晚会破圈,一次我们熟知的后浪之浪。
从前两年开始我就开始关注B站,熟悉我的人都知道从2018年的开始我就采集过B站的很多数据,还在2019年买了B站的股票。
所以B站的这两次破圈,让我想起了早几年的知乎,同样曾经作为一个小众而专业的网站,为了追逐盈利必须从封闭到开放,又从缓慢开放到不断重金造势破圈,请各种各样的明星大咖,从那时候开始知乎大量的涌入新人,在用户数量和流量上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当然,那时候知乎并没有想好:如何赚钱!这几个字将像噩梦一样伴随着知乎接下来的旅程。
1、破圈的本质是在烧钱拿用户
破圈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知乎的破圈和B站的破圈都得益于双方在市场营销推广下的重金,第一季度B站的市场营销费用涨了接近300%.
破圈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破圈的坏处会在日后慢慢的显现出来。第一拿着投资人的钱破了圈,在以后面临的也必然是要赚回来的问题,这是身不由己的。第二随着大批泛流量的涌入,社区的流量面临着变味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其一解决不好,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
2、所谓商业化
破圈成功于知乎还是B站都是很开心的事情,毕竟这是第一道障碍。但是破圈成功,随着流量的大批涌入,直接摆在两者面前的就是商业化的问题。已有的模式可以证明你的运转模式是对的,能够吸引人留住人,但于资本你还需要有造血的能力,所谓造血就是你能赚钱。
在商业化这条路上,知乎做了很多尝试,遗憾的是知乎并没有找到知识变现的平衡点。知乎在变现的路上遇到了很多问题:
2.1、畏手畏脚,想要清高想要赚钱。早期的知乎向来如此,想要赚钱,但是又不想丢掉自以为的调性;有着一颗玻璃心,只要部分用户有所反馈,他们都会再三考虑(但奇怪的是,知乎大V的观点,他们又从来不采纳,甚至从一开始他们打心底不喜欢大V)
畏手畏脚,施展不开拳脚,速度慢,导致的问题就是自己探索出来的模式,最终都被别人拿出去还做得很好,比如说值乎比如说知乎Live,这是件很搞笑的事情。
等意识到的时候,风口已经过去了,而且还被别人家玩坏了。
2.2、团队管理问题,流失严重。知乎的团队管理是存在一定问题的,一个模式想法从提出到初期到最终实施可能是几个不同的负责人,这样培养出来的产品大概率下是一个畸形儿,跟成功这个字眼也就差的远了。
2.3、产品做得不好,想的不明白。知乎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商业模式,知乎没想明白,所以做了很多的尝试很多产品,这些产品大多都没有到仔细打磨的地步,就已经在第一版以失败宣告结束了,给大众看到的像是一个无头苍蝇之感。当然,于知乎这确实是件很难的事情。
3、留给知乎的时间不多,知乎很着急。
所以知乎不得不去吃一些几年前自己认为的“烂饭”了。所谓品牌推广,应接不暇。但就算在MCN这件事情上,知乎也依然迈不开步,不能大大方方的给创作者实际收益,另一头又给甲方狮子大开口,关键是还对甲方的投放效果不闻不顾,这真是滑稽。
一个商单,创作者能拿到5k,官方对外给甲方报价能高达15k甚至更高,拿创作者不是人这事情当然不是知乎第一次。
4、B站的优势
作为社区,B站的开始和知乎很像,但不同的是B站的优势在于移动游戏收入占了大头,所以留给B站的思考时间会比知乎多很多,另外B站也在视频的快车道上,足以甩开其他人半截。
希望B站不会重蹈覆辙,避免知乎如此种种的问题。当然,我个人是很看好B站的。
原创不易,觉得不错帮忙点点在看,我会开心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