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融合和创新带来制造业的持续变革
ICT融合和创新带来制造业的持续变革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其发明人是美国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这个第一代计算机是一个庞然大物,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功率约15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运算,这些在现在看来微不足道,但却是破天荒的,由此,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信息时代。
在计算机技术之上,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铣床。以此为标志,制造业开启了数字化之路。
ICT是信息、通信和技术三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简称ICT) ,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领域。
信息通讯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创新都会给制造业带来新的变革:
01
上世纪40-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半导体逻辑元件的诞生,制造业迎来了信息化的第一次深刻的变革,1952年数控系统诞生以及1969年可编程控制器PLC由美国数字设备公司成功研制,标志着ICT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成为制造业的辅助工具。
ICT创新 |
制造业与之相应的变革 |
|
1946年计算机诞生 |
1952年数控系统诞生 |
辅助:以计算机为主的ICT技术成为制造业的辅助工具 |
60年代半导体逻辑元件诞生 |
1969年可编程PLC诞生 |
02
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运用于制造业中,制造业向生产自动化发展,同时企业的应用服务如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关系系统(CR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企业日常管理朝信息化方向发展。
ICT创新 |
制造业与之相应的变革 |
|
60-70年代计算机图形软件商品化 |
70年代CAD技术创新开始 |
集成:计算机、通讯网络及制造技术集成,制造业的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
1980年以太网标准诞生 |
2000年后工业以太网标准推出 |
|
1982年IBM使用总线技术 |
80年代工业现场总线发展 |
|
80年代数据库大发展 |
90年代REP\MES系统软件出现 |
|
90年代互联网迅速发展 |
电子商务和B2B业务诞生 |
03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催生出工业智能化发展,IT和OT(Operation Technology)的融合开启了工业4.0时代。
ICT创新 |
制造业与之相应的变革 |
|
2004年之后进入WEB2.0时代 |
2005年网络营销B2B\B2C大发展 |
融合:ICT与制造业全面融合和渗透,制造业的外延和生产模式全面变革 |
2010年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快速发展 |
2010年后CPS系统、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 |
|
2017年人工智能进入新阶段 |
2018年后进入智慧制造阶段 |
以IT、OT、CT三者融合为主轴,将生产制造端的实体世界与以互联网、通信通讯、大数据及人机交互技术等为代表的虚拟技术整合起来,借助物联网网关技术串联了虚、实两个世界,再辅之以系统工程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转型。
IT、OT、CT的融合对制造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产品本身: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制造产品的本身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深刻改变了制造业产品的内涵。
---生产活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制造、测试、管理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制造业的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全面提升了企业的能力。
---制造模式:IT、OT、CT的融合并在制造业的全面渗透,产生了许多新的制造业理念,如“协同生产”、“柔性生产”“敏捷生产”“个性定制”和“大规模客户化定制”等。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仿生技术及VR/AR/MR等技术发展和融合,特别是5G等通讯技术的发展,制造业将发生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制造业进入智慧制造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