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RPA与项目控制
这篇文章是一篇关于RPA项目控制的探索性思考(基于西蒙斯的控制杠杆理论在RPA项目的应用)。
从指标体系、交互体系、边界控制、信仰控制四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述。
一、源起
最近半年多,团队并行的RPA项目逐渐增多,其中项目进度和质量是主要关注的两个内容。
虽然有时候会为了项目质量而做适度的延期,但除此之外,延期还是有很多其他原因的。
“任何一个理由,一个具体细节的问题(很难),辅以超长的工作时间(尽力了)”,这套组合说辞都会让项目管理者(无论内外部)无从了解项目的真正状态,而只能无奈地接受延期的结果。
这种无奈就是一种失控;所以试图寻找一些方式进行项目控制。
PS:这篇文章不讨论具体项目执行层面的项目进度管理的技巧和手段(感兴趣可参考PMP相关内容)。
二、理论基础
借助下罗伯特·西蒙斯(Robert Simons)的控制杠杆(Levers of Control)理论来进行阐述。
对于这个理论框架的个人理解如下图所示:
A-指标体系,就是大家都了解的KPI,就是项目伊始指定的目标。
B-交互体系,“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前馈”和“反馈”做到什么程度,可以既不让现场项目经理讨厌,又可以确保项目不会失控。
C-边界控制,“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还是有前提的:底线不能触碰(这个底线应该是“规则明确”的)。
D-信仰控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更多时候,绞尽脑汁,熬夜通宵,不是因为没选择,而是觉得有意义(这个约束看起来“规则不那么明确”)。
三、联系实际
3.1. 指标体系
作为RPA咨询及实施方的指标控制,第一要义是:按时保质交付上线收钱。
不展开细说,直接上表格工具:
包括了四个部分:项目定义、流程定义、资源定义、进度定义。
项目定义的部分是为了让这个表格适用于所有的项目。
流程定义的部分细化到了二级RPA流程(我们Team称为一个Task),是RPA项目控制的原子单位,是可以执行流程调度的最小单元。
资源定义的部分说明一个Task的蓝图和开发的工作分别由谁来负责完成。(任何资源的调度都是有成本的)
进度定义的部分需要定期更新,通过加权汇总单个流程的复杂度和完成百分比,可以计算出项目进展的总体进度完成百分比。
3.2. 交互体系
最高效的交互是现场面对面交流。项目管理者要了解一手的信息,还是要到现场去,做田野调查。
然后就是指标体系的表格希望能够按周更新。
说个题外话,RPA项目的项目范围在进行过程中发生变化和调整是比较常见的事项。
主要原因是经过咨询阶段的讨论发现原有流程并不适合使用RPA来完成(例如可以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实现,因为OCR技术的局限等)。
当涉及到流程置换的时候,就可能对进度造成影响。
目前来看,个人态度是:坚决不为了RPA而RPA,一定要让RPA做RPA擅长的事儿;所以该替换的,果断替换。
3.3. 边界控制
每个企业/部门/团队都有写在明处或者暗处的“员工手册”,不一而足。
个人理解最为核心的归纳就是两个词:诚实、正直。
3.4. 信仰控制
所谓“信仰控制”就是最大化咨询行业的共识:
-
进行价值创造。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客户降本增效(对外);帮助同事迅速成长(对内);
-
面向长期投资。成为行业领导者,而不是短期快钱收益(团队);培养小朋友成为将军,而不是“步兵”(个人);
-
基于市场规则。讨好市场和客户,而不是讨好公司上级。效率和生产力是最大的公平;
-
……
(正文结束)
附1. 全部文章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全部原创RPA文章列表:
附2. 关于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ID:RPA2018
微信公众号名称: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
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带来帮助。
欢迎转载与分享,也请注明出处。
如果您有需要了解的关于RPA的其他内容,也可以给我留言或发邮件
识别以下二维码,可以关注本公众号。
附3. 关于本文作者
本文作者:任子旭 Zack Ren
微信号:plmok2018
识别以下二维码,可以与作者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