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空间分析(15)

参考ESRI大赛作品

海上溢油决策分析及评估模型

1.背景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航运业的发展,发生船舶溢油事故的风险也在进一步加剧,因此采用恰当的方法对船舶溢油风险进行评估,对其危害程度进行正确的预报,对溢油风险的预报和应急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2.目的

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船舶溢油风险评估,针对不同情况建立合适的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3.数据

清污船只分布图(cleanBoat)

监测点分布图(MonitorStation)

海岸线(SeaCoast)

溢油点(SpillOil)

油浓度等值线(OilIsoline)

海域利用(sea_use)

沿海地貌类型(Sea_terrain)

青岛市基础地理数据

4.要求

模型总体分为溢油评估和鞠策分析两部分,溢油评估模型主要实现对受污染区域的危害程度分等定级,决策分析模型是为海上溢油事故提供处理方案。

1)溢油评估

当海上溢油事故发生后,通过海上检测站监测到当时的水文气象情况等各种数据,包括风速、风向、海上可见度、海浪高度、海水温度、海上油的粘度、溶解度、毒性、持久度、油浓度等,再加上其他数据:溢油事故点距离海岸的距离、海岸地貌类型、海洋利用类型,沿岸各清污船只的清污设备情况,通信设备情况,人员组成情况、溢油反应应急能力等。对海域进行危害程度分等定级

                             GIS-空间分析(15)

                          GIS-空间分析(15)

2)决策分析

1)隔离带选址分析。通常海上溢油事故发生后,清污人员都会拉一些临时隔离带,尤其是对一些海域保护区,这样较大程度地减少了溢油的扩散,该模型涉及隔离带的位置选择分析

隔离带的位置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①离海岸的距离。1000~2000m,不能靠海岸太近,否则无作用。

②风向。隔离带应该选择在迎风向处,这样可以阻止油随风扩散。

③海浪。由于隔离带是有一定高度的,所以所选区域的海浪不能超过隔 离带的高度,否则无用。

④所处地区。位置应尽量沿着保护区,尽量阻止溢油扩散到保护区内而 引起重大危害。 当溢油事故发生后应当尽快清除溢油,因此需要分析出清污船只到达溢油 事故点的路径,要求速度最快。

路径分析模型主要涉及:

①风向。清污船只应该尽量顺风行驶。

②海浪。应该沿着海量起伏度较小的区域行进。

③距离。清污船只到达事故点距离应该最短。

数据见网盘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gGzF6_ADmb99i-ybDg31Aw

提取码: vb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