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Vis2018中国可视分析大会参会体验——第一天
一:
下面先介绍下ChinaVis可视化分析大会
- ChinaVis会议是国内可视化领域最高级别的会议.
- 第五届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ChinaVis’18) 将于 2018 年 7 月 25 日 - 28 日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由华东师范大学承办、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多家赞助单位协助承办。本次大会内容包括特邀报告、论文报告、海报、展览、及专题研讨。大会将邀请国内外可视化领域知名专家就相关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作大会报告,介绍发展动态,开拓研究思路。欢迎从事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以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学生以及工业界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踊跃投稿与参会。
二:
开始第一天上午去签到并领取相关的会议材料。
下午有两个先导性课程,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楼举行。分别是由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沈亥威教授讲授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理论和清华大学刘世霞副教授讲授的可解释话机器学习。我有幸聆听刘世霞副教授的可解释机器学习课程。
刘世霞:可解释机器学习
首先,刘世霞副教授介绍了了机器学习在建模过程类似于黑盒测试,学习的过程也为NP-Progress。跳出了传统的可视化分析“先分析后可视化”的单一分析机制,这种机制过程未知,一旦出现失败,模型为什么失败未知,进而提出新的学习方式,即建立explain model和explain interface实现对机器学习过程的可视化,一旦模型失败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与交互可视化的结合,诊断并不断完善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出更加好的模型。
其次,教授讲解了可解释机器学习过程包含数据收集与处理,特征选取,建立模型,评估的过程,并分别通过实例进行讲解。最后,教授结合实例,如集成学习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分析等,介绍了我们基于该框架开发的可视化技术。
三:
晚上原来有个博士生论坛的,我性高彩烈的去了,想一睹博士生论述时的风采,无奈除导师和博士生都不让入内。
第一天就这么结束了,虽然有些遗憾,但收获满满,了解到可视化领域最前沿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