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工程实现程序在线升级
- ROM区分布
- 由于芯片的FLASH操作时,块操作,必须以512个byte(即一个扇区)为单位进行读写。所以有对ROM进行分区是,都以扇区为单位分配空间。
- ROM区分布如下图所示。分为4部分,分别为:
- OTA启动程序区(0~7扇区),
- APP功能程序区(8~66扇区),
- BAK新程序备份区(67~125扇区),
- FLG程序升级标志区(126扇区)。
- 工程配置
- 启动程序部分,所有程序都要固定位置,且程序运行时,除了运行结束后转跳到main函数入口外,不能调用超出启动程序区范围的程序代码运行。
如下配置:
指定自由分配的ROM区首地址为0x1000,长度为:0x7600。
指定自由分配的XDATA区首地址为0x0000,长度为:0x0AFF。
- 指定函数地址,IAP自编程的代码,必须放到指定的OTA区域。设置方法如下:
在OPTIONS的BL51 Locate选项卡中,在Code一栏,设置格式如下:
?PR?Main?AppMain(0x1300)
其中,
?PR表示为函数分配到ROM中。?CO表示将常量数组分配到ROM中。
?Main表示为函数名。当有参数时,需要加下划线“_”,如_Main
?AppMain表示函数所在的文件名
(0x1300)表示需要存放的ROM区首地址。
连续设置多地函数时,使用“,”分隔,同时地址分配需要为升序。
- 使用#pragma OT(0,SPEED)伪指令,指定单个函数的优化等级。
其中,0表示优化等级,SPEED或SIZE表示优化项。
- 汇编伪指令 CSEG AT X 表示将后续代码放置到X为首地址的ROM中。
- 使用_at_可以指定数组的首地址和长度,格式如下:
code表示存放到ROM中。
xdata表示存放到XDATA中。
- 如果数组需要初始化数据,并不能使用_at_指令来指定存放位置,可以使用2项中的方法来指定位置。
- 中断向量首地址设置
程序在编译时,中断服务函数如:void TM0(void) interrupt 3 的编译,是将TM0函数的入口放到以0x0000为首地址,偏移3个指令的位置中(即0x0000+3+8*n)=0x0003+8*3=0x001B),其中,0x0000为复位地址,当MCU复位时,PC指针从0x000地址开始运行。
由于OTA区域的程序,在OTA升级过程中并不能进行更新,而在APP中的中断服务函数又需要更新,所以,必须要对这些中断服务进行重新映射,即在MCU产生中断时,PC指针将自动跳到中断向量处,如中断号为3的中断,当有中断发生时,PC立即跳到0x001B处。
所以,应当在此处再放置一条指令,使其在中断发生时,通过这条指令转向APP功能区域的A地址处,再将APP功能区的中断服务函数指定到A处。
有如下配置:在C51选项卡中,勾选Interrupt vectors at address 并在方框中填入重新影射后的首地址,如0x1200。
- 关于APP功能区和IAP程序区共用中断源的解决方案
- 首先,需要指定一个全局位变量(bit)作为程序运行标志,用来判断这个中断是在IAP程序产生还是在APP功能程序产生的。如定义的绝对位置为20H的bit0位。
- 在中断向量重影射时,先判断标志位。
- 再进行转跳到两个不同的中断向量表。
- 如下代码:
-
-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由于0x0003~0x000B只有8个字节长度。JB和LJMP指令都占用了3个节字,所以JMP只能转跳到2K范围内(占用2个字节),否则会出错。
- 中断向量重影射
如(四-7项)所述,将中断服务进行重影射到0x1200处。有如下代码:
- 启动代码设计
需要将启动代码先指定到OTA区域内,直到运行OTA函数完毕后再跳到APP功能区域运行,在跳到APP功能区之后,需要重新初始化SP指针,如果有共用的RAM区,亦需要对RAM区重新清零。启动代码如下:
- SP堆栈深度设置
为使程序有足够的堆栈来确保程序的运行,需要定义足够的堆栈深度。否则当变量设置过长时,并不会报错。启动文件中,默认的保留深度只有1,所以需要重新设置,设置如下:
将?STACK定义到IDATA区,保留长度为64。
程序初始化SP时,将?STACK的首地址赋给SP。
这样设置之后,当存放在idata或data区域内的变量超过idata的总长度256时,编译会报错。
- IAP程序设计
- 如上ROM区分布图,在应用程序区的0x1000开始处,放入程序标志,数组定义如下,包括程序版本号,更改次数等。将ROM_APP定义到0x1000的方法如(四-2项)所述,代码为:?CO?OTA(0x1000)
-
- 程序升级标志说明:
- 第一,第二位,即0x1000和0x1001处,用于存放程序的校检和。在制作bin升级文件时,需要手动将程序的校检和填写到这个位置。
- PRODUCT_VER和SOFTWARE_VER分别表示本程序的产品系列,和硬件版本。只有这两位相同的程序,才能够升级。
- SOFTWARE_REC表示程序的更新次数,只有大于当前的版本程序才会进行升级。
- 在程序中,程序校检和的计算,需要从第三位开始,即不计算0x1000和0x1001的值。
- 定义备份区和升级标志区域的ROM空间,其中0x1000为APP区域的首地址。
- 程序升级标志说明:
-
- OTA运行过程
- OTA的请求必须是由串口(wifi模块,下同)发送到MCU。
- 串口先接收到一个大数据(OTA)请求,里面包括了传送文件的长度,MD5校检码等信息。(本次长度固定为0x7600)
- MCU根据文件长度,决定是否需要接收此文件,如果需要接收,则将接收的分包长度回复给模块,向模块请求数据分包数据。(本次分包长度为256)。
- 模块向MCU发送发分包,其中包括了总包数,包序号等信息。
- 当MCU接收到第一包数据时,根椐ROM_APP中的标志位,先判断是不是本产品的升级包。如果不是本产品,则最消升级。如果是,则继续接收,并将数据保存到ROM_BAK备份区。
- 当所有数据接收完成之,检查文件的校检和,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则取消升级,如果正确,则将校检和等,ROM_APP数组中的内容写入到ROM_FLG升级标志中。然后等待MCU复位。
- MCU复位之后,程序会先检查升级标志的内容是否与ROM_BAK的内容相同,如果相同,则再检查升级标志,程序版本,校检和等信息。
- 如果上述条件都正确,则将ROM_BAK的内容全部复制到ROM_APP内,然后再检查ROM_APP内的校检和是否正确。
- 再清除ROM_FLG的内容,完成升级。
- OTA运行过程
- OTA升级说明
- 关于程序版本号:
如下图,三位程序版本号,前两位PRODUCT_VER,SOFTWARE_VER,必须相等,后一位修改为记录,将要升级的程序版本必须当前MCU中的程序大于1。
例如:100可以升级到101,但109不可以升级到100,也不可以升级到110。
- 关于升级文件的制作
- 将编译好的文件,用中颖编程器ProWriter打开。
-
- 导入文件后,再导出0x1000-0x85FF部分,并且导出为BIN格式。
-
- 再重新导入则导出的文件。起始地址不用管,记录下导入时的校验和,如57D6。
-
- 将校验和写到文件中的00,01位置,高位在前,低位在后,注意写的过程中校验和中的值会即时变化,且所写的值必须是上面记录下来的,不能是新值。
-
- 再将文件导出,导出时起始地址必须为0000-75FF。
-
- 保存文件,即为远程升级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