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5.1 - 水下可见光通信UVLC研究进展
Learning Journey5.1
本文章是关于迟楠教授的论文《基于蓝绿光LED的水下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进展》的学习笔记。
第五周DAY1 - 了解VLC
名词解释
- VLC: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可见光通信
- UVLC:Underwate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即水下可见光通信 - CAP: Carrierless Amplitude Phase
即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 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即正交幅度调制
UVLC系统架构
这是水下LED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架构图,主要分为发射端和接收。
-
发射端:
- 对电信号进行编码、调制、预均衡等操作;
- 驱动LED将电信号转为光信号。
-
接受端
- 对光信号进行探测;
- 通过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为电信号;
- 对信号进行后均衡、解调、解码等操作;
- 最终完成信号输出。
(以下是为初学者提供的补充知识:
✪编码:即打包货物。
将我们需要传递的数据内容,编成另一种方式。比如编成规定的电脉冲信号来传递下潜深度。与之对应的就是“解码”。
✪ 调制:即装载货物。
把我们需要传递的信号,装到货车上让它进行运输,这里的货车就是所谓的“ 载波 ”。这个装载的过程就叫做调制。而与之对应的“ 卸货 ”,就是解调啦。
✪均衡:即对货物进行防尘或除尘。
在传输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丢失或参杂,因此为了更加准确传递货物,要进行一些处理。比如用个滤波器或者均衡器。
)
主要挑战
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器件带宽一般只有50MHz左右,比较难实现高速通信。而通过先进的调制技术可以提升系统谱效率。
接下来几篇文章,我将学习一些先进的调制技术: QAM, CAP, 以及关注机器学习技术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