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站会开了吗?有效吗?
所谓晨会,就是团队每天举行的会议,其基本形式,就是团队成员轮流讲述。
主要目的是同步信息、了解项目进度、识别问题\风险,并根据情况做有效的调整。
每日站会的价值
站会总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 问题1:昨天你做了什么?
- 问题2:今天你准备做什么?
- 问题3:遇到了哪些问题、困难,是否需要他人协助?
序列 | 价值 |
---|---|
问题1 | 将团队成员各自负责的项目进展信息同步给大家,信息对称、工作透明 |
问题2 | 检视项目计划和实际执行是否有偏差,以便及时调整 |
问题3 | 在第一时间充分暴露问题、风险,以便快速解决问题,让需要帮助的同事可以迅速得到帮助 |
每日站会开的好,可以极大提升团队协作效率;
每日站会开的差,团队就觉得可有可无。
关键点有9个
措施一:固定会议时间、时长
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每天开始工作时召开每日展会,让当天工作目录清晰起来,比在任何时候召开更有效果。
每日晨会时长控制在15分钟内,超过则影响其效率;
如果团队人数较多,可以分为两个团队召开。
措施二:围绕可视化的任务看板
很多公司团队的措施是
大家站一起,依次发言,这种方式很容易忽略针对当前项目计划完成情况的全面检视和后续工作的有效调整。
任务看板的价值是什么?
有效同步项目信息、聚焦目标结果,使得团队成员锁定当前项目计划的完成情况来讨论。
so…不管是物理的,还是电子的,团队都需要将任务清单弄出来,整理出一个看板。
措施三:及时记录需要跟进的事项
晨会的目的不是在会上直接解决问题,而是 抛出问题、暴露问题。
为了防止待跟进事项的遗漏,需要及时记录并指定人员来跟踪其落实情况。
需要记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遇到的问题、需要的帮助、需要澄清哪些实现方案等等。
措施四:不要理会参会的领导,而是暴露隐藏的问题
领导来视察了,赶紧汇报下情况,这其实就错了。这样的晨会,事实上会变成 汇报会。
晨会是团队成员 自己为自己召开的会议,不要害怕问题暴露。
该来的迟早都会来的。问题当然是越早发现越容易解决。
作为团队Leader,也要及时发现不利于这些的信号:开会时间拖拉、跑题、不敢暴露问题、信息同步模糊等等
措施五:明确会议运作规则
会议的议题一定要在开会前准备好。
明确:
- 时间
- 地点
- 参会人员
- 会议主题内容和过程基调
- 迟到的惩罚机制
- 目标达成的激励机制
措施六:信息同步要详细得当,不要跑题、不要深入
开会时间只有固定的15分钟。
团队成员只要讲清楚自己的工作进展、后续计划、遇到的问题即可。
在会议上,仅做问题暴露,不做问题解决和深入讨论。
成员讲述进度,不能太模糊了。
昨天,我改了十几个bug。今天继续改bug。没有碰到问题。
这种答复,看似都有,实则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团队成员。
措施七:会议要有仪式感,主持人能站着,就不要坐着
会议尽量指派主持人和记录人,以便确保会议效率和效果。
可以是团队轮流担当,或者指定某个人。
不能不能坐着?
- 让团队成员更投入会议,缩短会议时间
- 可以有效消除低头玩手机
- 在记事本上涂涂画画,练字,开小差这种不良行为
措施八:设立说话令牌,保持不被人打断
开会过程中,难免有人要插话。
这将导致站会内容蔓延、时间拉长,破坏团队自组织氛围。
怎么办呢?
可以用一个吉祥物,娃娃作为说话令牌,拿到令牌的人说话,没拿到的同学禁止发言。
主持人,引导规则的执行。3周时间,基本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会议秩序。
措施九:根据项目因地制宜
我经历过两种工作方式
一:价值流的工作方式
这是以可视化任务板为中心,关注闲置工作、聚焦已完成的工作,注意:这不关注闲置人员。
二:团队流的工作方式
这是有固定的迭代周期和版本发布周期。是基于团队来的。
以人为中心,这可以围绕,我们的三个问题来全面检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