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个人门户: spaces.msn vs. 360.yahoo
这个是我在spaces.msn登录后的样子:
可能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spaces.msn.com刚开始注册的时候新鲜了一阵,随后就荒废了。没有坚持下去的原因很多,没有反馈刺激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最大败笔就在右下角的更新的空间,谁会经常去关心一群不认识人?我更希望在右下角的是一个我MSN好友的最近SPACES的滚动更新展现(而且不能是名字列表:否则还需要我一一点击查看)。
360.yahoo.com:我倒是愿意时不时的上去看看
虽然我平时不是每天都有内容可写,但是可以经常看到有趣的东西(公司里总有小蜜蜂愿意给大家群发一些搞笑的内容,现在都通过360了),写两句留言鼓励一下还是很方便的。感觉是自动将雅虎通朋友们的BlogLines起来了。
虽然360需要朋友邀请,注册不是很容易,发展速度也许不如MSN快,但正是由于邀请的关系存在,360这些朋友都是我的同事或者认识的网友,反而使得产品的粘度增加了(缺省首页就是我的亲朋好友的RSS最新订阅),感觉这种发展更有质量。
给MSN Spaces的建议:
一定要有一个聚合界面,将MSN上的朋友的最新内容通过RSS聚合在一起:来自认识的人反馈的几率高,从而还能激励自己写更多的内容。
2005-06-23
很多朋友向我指出MSN提供了这个功能:自定义模板
但是正如王建硕所说:如果需要学习才能使用的功能,这个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易用性很差的设计。用户的学习成本太高了。
给my.yahoo的建议:
减少登录输入次数:记住COOKIE的时间更长一点。
一个更开放的聚合工具,将MSN上朋友的所有RSS,批量导入到MY.YAHOO中……
一个更开放的再发布工具,将订阅的RSS像BlogLines那样能再发布出来……
晚上同时见到了4个Blogger:六翼,Keso,横戈,TopKu。他们的真名分别是:卢亮,洪波,窦毅,陈志东。席间谈的最多的当然还是blog/sn服务和搜索引擎,我通过他们的精力大概对比了一下spaces和360,对个人门户是什么样有了一些更清晰的认识。
目前的实践都证明:没有内容的SN网站是没有生命力的。太多social networks服务你上去一两次之后就会失去兴趣:人聚齐了,不知道做什么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因此很多SN无法长期使用。
而没有SN的BSP服务也是用户很容易流失:目前BLOG服务的平均寿命是2个月,很清晰的说明了这一点:得不到足够的反馈刺激,用户很快会失去了更新的动力。
以前的BLOG写作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有发现吗:BLOG这个词几乎是和GOOGLE一起发展起来的,简单的说:BLOG写作就是依靠搜索引擎的影响力坚持下来的,搜索引擎对于BLOG:实际上是依靠关键词搜索建立起来的一个开放式的Social Network,blogger从搜索引擎中的影响力得到足够的反馈激励。但是这个获得反馈的过程需要比较漫长的积累:尤其一开始自己建立网站的时候,更显得很不容易。
其实对于已有大量注册用户的服务商开发系统应该注意将原有将SN机制加入到BLOG服务中:用户可以更方便的通过已有联系中发现自己原有的社交网络,从而为自己的BLOG预先准备好一个读者群,而用户如果能方便的看到其他人的内容源更新,又可以诱发用户写更多的内容/评论,从而良性的促进SN社群的可持续发展。希望有服务能自动将我的MSN和雅虎通上联系人的SPACES、360自动订阅一圈:导入BlogLines。
所以,我个人比较理想的个人门户应该是my.yahoo聚合+360.yahoo发布+BlogLines分享(可分组),你每天看到的信息应该是自动更新的,而且是你关心人的内容。
小结:
当前太多的SN服务可以短时间聚齐很高的人气却无事可做;
而BLOG服务最大的问题是新用户写了内容却无人喝彩;
结论:
SN服务要想办法为用户提供内容;
做BSP需要考虑结合SN服务,将用户联系起来形成足够的反馈,而不是仅靠搜索引擎将用户联系起来;
BTW:
王建硕问我:为什么自己网站的首页改版成了RSS聚合
我很难一直保持BLOG的高产状态,我的初衷是没有太多的内容要发表的时候,也要能对得起每天来看这里首页的观众。
至少我自己每天来看看:自己关心领域的最新动态,有机会也给其他人发发留言之类的。有时候真的看到了感兴趣的内容,也能促进自身的书写愿望。
作者:车东 发表于:2005-05-28 21:05 最后更新于:2007-04-15 19:04版权声明:可以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 什么是个人门户: spaces.msn vs. 360.yahoo 的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版权声明。
http://www.chedong.com/blog/archives/000825.html
« 多么教育人的小故事啊 | (回到Blog入口)|(回到首页) | 常用的3个bookmarklet: Mt it + del.icio.us it + FlickR it » [再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