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和SWP协议
确切来说SWP协议定义了CLF模块和USIM卡内的SE芯片传输信息的物理连接形式和底层信号传输
要求等(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HCI则定义了一种基于主机(HOST)、端口(GATE)和管道(PIPE)的逻辑协议,在SWP协议
各层之上负责逻辑传输管道建立和路由等.
SWP实现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连接,通过UICC上的一个触点C6的电流电压变化来传递信息,
实现物理数据传输、数据链路层无误传输数据、对接收和发送的数据排序、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等功能。
HCI协议(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与SWP接口关系可类比计算机网
TCP/IP协议与以太网、WIFI、ADSL等物理实体接口的关系理解,即HCI负责逻辑地址和管道、端口
的建立,不关注底层物理连接特性,且HCI协议不特定用于SWP物理接口形式。
SWP接口可工作于两种功耗模式之下:低功耗模式和全功耗模式。如果UICC卡处于低功耗模式,
终端不应**YD/T1762.1-2008的接口;如果UICC支持3GPP TS 102 600中定义的USB接口,终
端不应执行USB接口的附着。如果UICC卡处于全功耗模式,终端可以独立**任何其它UICC接口。
SWP接口物理层之上即是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管理LPDU如图5所示,该层可被分解为两个子层。MAC层(Media Access Contorl)负责组帧,包括比特填充、错误检测等,具体主从设备的帧结构
见标准相关章节 LLC层(LogicalLink Control)负责错误管理和流控制,根据不同场景具体可分为
三类LLC SWP接口支持的三类LLC层:ACT LLC、SHDLC LLC、CLT LLC。 ACT LLC:本层包含
接口**时使用的帧。CLF和UICC强制支持本层。低功耗模式**和全功耗模式典型初次**流
程见表1,后续**过程类似。
主机控制器是一种特殊的主机,用于管理主机间管道的连接、建立、删除等操作。 端口为主机中
的服务提供接入点,不同主机通过端口基于HCP协议交互信息。端口类型有两种:主机网络管理端口
和通用端口,主机网络端口与主机网络管理相关,通用端口与主机网络管理无关。 管道是两个端
口之间用于传输信息的逻辑通道,管道类型有两种:静态管道和动态管道。静态管道长期有效,无
需创建也不能删除;动态管道需创建也可被删除。管道状态有开启和关闭两种,管道状态在主机
重启过程中应保持不变。 对于每个端口可有一个已定义参数的注册模板与之对应。参数由一比
特长度的参数标识指明。参数标识在端口中是唯一的
智能卡上的SWP协议栈的总体流程图。一个特定的系统所使用的一组协议称为协议栈。SWP接口
系统为完成与NFC芯片的数据传输,底层使用SWP协议,上层使用HCI协议。SWP协议和HCI协议
一起组成了SWP接口系统的协议栈。SWP协议分为MAC层和LLC层,其中MAC层负责封帧和解帧,
LLC层实现帧的错误管理和数据交互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