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内存布局与对象访问定位
对象内存布局
-
对象头
- Mark Word (用与存储对象自身运行时的数据)
- Mark Word的存储内容
- 类型指针(指向类元数据,拓展:在java7中类元数据存储在方法区('永久代'),java8以元数据区代替)
- 数组长度(一般为32bit)
- Mark Word (用与存储对象自身运行时的数据)
-
实例数据
-
实例数据部分是对象真正存储的有效信息,也是在程序代码中所定义的各种类型的字段内容。这部分的存储顺序会受到虚拟机分配策略参数(FieldsAllocationStyle)和字段在 Java 源码中定义顺序的影响。
-
-
对齐填充数据
- 例如,在HotSpot VM的自动内存管理系统要求对象的起始地址必须是8字节的整数。
- 所以顾名思义,就是用于填充数据使其对齐
对象访问定位
在java栈的本地变量表中,通过reference数据(引用指针)来操作堆上的具体数据
-
通过句柄操作
- 在堆内存中有一个句柄池,可以理解为是一层代理,只有如果引用地址有改变,只需要改变代理层,既句柄的引用地址,不需要改变reference
-
直接操作
- 对象地址改变,需要改变reference。不过最大的好处是速度快。节省了一层指针定位的开销。
- 由于对象的访问在java中频繁,所以也可以节省一笔可观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