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

罗振宇在12月31日上海的跨年演讲中提到教育的主题,讲到

课程的本质是激发禀赋,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的过程。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

上海海事大学王天真教授在给中学生讲智能车

论证这句话的证据,罗振宇使用了沈祖芸老师在过去的一年内访谈100多位教育工作者、考察全球25所中小学、12所世界名校所总结得到结果,根据她的发现: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焦虑一个问题:工业时代形成的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信息时代的需求。那么传统教育为何使得教育者、被教育者感到焦虑呢?沈祖芸的给出的回答是:

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来组织的。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

满满当当的会场,前面小学生席地而坐

粗浅的来看,今天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一件事物都逐渐变成一个综合的挑战。就连学习过程本身,也不再是简单课内的听讲和思考,需要综合利用身边的各种信息工具软件完成检索、交流、仿真、展示等等。

在跨年演讲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中学语文课程中,在学习《史记》文章之后,没有要求背诵和朗读,而是布置了一份作文任务:给一个《史记》里的人物写一份求职简历。

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

戴着红领巾的同学近距离观察神奇的车模

要想给刘邦写简历,首先,你得对刘邦的生平背景足够了解,有哪些工作经历,擅长做什么,有哪些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人脉资源。

其次,你得了解他应聘的那份工作,你得知道这个工作需要什么能力。更重要的是,你还得有本事穿越到刘邦的内心,站在他的立场上,帮他通过这份求职表,完成一次自我推销。

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

王老师在讲解车模原理

这个例子反映了世界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组织起来的。当今

学校不再只是给学生灌输知识的时候,学校已经开始了自我进化。从教学阶段开始,让课程对接真实世界的挑战。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

同学们认真做讲座笔记

教育这个词的范畴在今天已经变了。因为

教育本来的意思,就不是教材、不是课堂,而是人点亮人。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教育,那教育就是一个无所不在的东西。除了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

这个无线充电车模不带电池就可以运行

每年一度的智能车竞赛,提供了一个工程挑战。围绕着这个具有一定复杂度的工程挑战,参加的同学需要激发起自己的兴趣和潜质,应用已经学过、还没学过的知识技能,团结一帮小伙伴,规划好行动计划和路径,制作和测试车模作品完成最终挑战。

坦率地说,人为了自己成长而感到焦虑,可能永远没有解药,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焦虑的模式和内容也在不断的改变,人类文明本来也依托于此。

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

海事大学智能车队的大哥哥给小弟弟们演示大型车模

所以焦虑并不可怕,它只是所面临挑战前催人兴奋的前奏。而如果一旦我们永远失去焦虑的感觉,那才会令人感到恐惧和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