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痒?其实是在偷偷玩手机
西雅图IT圈:seattleit
【今日作者】
PowerBall选号机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
走在买PowerBall的路上
自从我大华盛顿州开车不准玩手机的新交规实施之后,开车时听音乐、回微信都不自信了,想要点点手机屏幕换首歌之前都要四处张望下。
目前还不知谁家的手机可以支持非接触的手势识别,比如手在空中划一下就可以打个电话。但是有这么一群科研小团体,他们曲线救国的实现了一个能用鼻子控制的移动设备的功能。
比如说
揉揉鼻子就可以换一首歌
或者拒接电话
▌这个操作很风骚的设计是韩国科学技术院、苏格兰圣安德鲁大学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合作的科研项目成果,目的是“在公众场合不引起注意的控制可穿戴设备”。
从成果来看
上面那位同学的示范看的我鼻炎都要犯了。接下来给大家演示如何使用此技术发微信给朋友说晚上一起吃饭:
技术的核心是demo中小哥带的眼镜,
装有3个眼动追踪感应器,
分别在鼻托和眼镜横梁上。
这种感应器一般用于医疗或科研,
追踪被试者的眼部移动,
后来也被用于电影拍摄的特效合成,
比如某大导演的史诗巨作:
这幅眼镜上的感应器则不是用来探测眼球动作,而是 感应鼻子 的。佩戴者用不同的手法触碰鼻子时,皮肤的电势产生相应的变化。
当前支持3种手势,
包括弹鼻子、向左/右推、
和搓鼻子底部:
不同手势会被翻译成相应的指令,
通过眼睛腿上的蓝牙控制移动设备。
以上教程中动作大是大了点,但是实战演示的效果达到了“不在公开场合引起注意”地操控电脑,比如开会时偷偷查看邮件:
目前技术的限制之一是无法实现精确控制,此外,手势动作要幅度大才能被识别,频繁操作时鼻子可能扛不住。
▌研究员Yeo表示目前team在试图解决如何辨别真正的控制手势,不被佩戴者无意识的碰鼻子动作干扰。
“揉搓鼻子底部动作很有辨识度,而左右推的手势错误识别概率比较大,” Yeo说,“解决方法是通过训练让系统学习每个用户的手势习惯,从而过滤掉习惯性动作导致的误判。”
戳原文链接也没有购买页面,因为此眼镜仍在实验室阶段,尚未量产。
西雅图IT圈原创
仅有不到7%的公众号, 还在坚持原创如果喜欢, 请分享我们的文章
小蜘蛛侠:我想像你一样!
钢铁侠:你得加把劲啊!
小蜘蛛侠: ——
投稿,转载,商业合作,请联系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