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自动化立体库能力分析及仿真|完整过程
导语
大家好,我是智能仓储物流技术研习社的社长,老K。自动化立体库的出入库能力分析是业内人士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那究竟该怎么计算立体库的能力呢?
本文主要用到的工具:Autocad,Excel,Automod
一、 模型布局
首先我们需要做一个单深、单货位巷道的堆垛机模型,作为计算的基础,视图如下:
图1.1 单深、单货位巷道堆垛机库俯视图(上)主视图(下)
根据此布局我们得出,堆垛机走行距离为74.670米,堆垛机抬升距离为18.225米。此参数作为后面计算的基础参数。
二、 堆垛机参数设置
对于堆垛机参数设置,我们参考常见堆垛机参数:
走行速度:180 m/min 走行加速度:0.5 m/s²
提升速度:60 m/min 提升加速度:0.5 m/s²
货叉空载最大速度:80 m/min 货叉空载最大速度:1.5m/s²
货叉满载最大速度:50 m/min 货叉满载最大速度:0.5m/s²
货叉抬升速度:2m/min 货叉抬升距离:0.085m
对于堆垛机来说,常见参数如上,那么其中堆垛机的运动还包含了一些等待时间,如:停位时间:1.5 s、任务切换时间0.5 s、位置检查时间1.5 s、货叉停位时间1.5 s。这些时间看似少,但是在每个动作执行的时候都有这些时间,累计起来就非常恐怖了。
三、 堆垛机单循环能力计算
首先我们观察FEM9.851(2003)对于堆垛机单循环流程的定义:
图3.1 FEM9.851(2003)对于单循环(单次存储/单次取货)的流程定义
上述流程可以看出,每次动作的停位时间是必须的,故因加以考虑。接下来,我们输入需要输入的参数:
那么对于堆垛机走行/提升的驱动选择,一般采用变频的方式,具体是矢量变频还是伺服变频得看选型了。这个会略微的影响能力,因为启停的原因。
图3.2堆垛机速度-时间曲线
对于堆垛机运作的速度-时间曲线如上图所示。本质上堆垛机的电机调速方式为S型调速,为了可计算,把它等价换算成直线加速的方式。
图3.3 计算输入参数
对于单循环能力计算,我们采用P1(1/5L,2/3H),P2(2/3L,1/5H)这样的两个点来进行计算,最后取两个点计算能力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单循环能力值。
图3.4堆垛机单循环路径示意
运动时间计算公式就是正常的匀加速运动公式,取max(t走行,t提升)。
计算结果如下:
图3.5堆垛机能力计算结果
可以得到入/出库单循环能力为46.42PL/h(已考虑85%系统利用率)。100%利用率情况下系统为46.42 PL/h÷0.85=54.61 PL/h。
四、 堆垛机单循环能力仿真验证
我们利用Automod中ASRS模块进行堆垛机仿真,堆垛机参数设置如下:
图4.1 ASRS模块堆垛机走行参数设置
图4.2 ASRS模块堆垛机取货时间设置
我们设定整篇货架所有货格均可得,且使用概率均等,即将Zone设置为全货架区域,如下图:
图4.3 ASRS Zone设置
PD即取/卸货站台,worklist等设置比较常规,进行省略。
为模拟堆垛机停位,位置检查及任务切换的时间,对程序做如下处理:
图4.4 ASRS 测试程序
堆垛机设定运行24小时,结果如下:
图4.5 ASRS 运行窗口
图4.5 ASRS 运行报告
系统运行24小时后,堆垛机实时能力为59 PL/h,从仿真报告看,24小时总共完成任务1405 PL即每小时58.54 PL,堆垛机完成一次任务平均时间为31.49+30.00=61.49 s,而计算得出的结果为堆垛机单循环作业时间:65.91 s,单循环作业能力:54.61PL/h。
作业时间与仿真差值为65.91-61.49=4.42 s
作业能力与仿真差值为:58.54-54.61=3.93 PL/h
五、 堆垛机单循环能力验证结论
总体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差值,此差值产生主要原因为采样点选取以及货架参数a(a=(H/L*Vx/Vy))不为1的原因,但总体综合考虑下来在此情况下,计算的结果<仿真的结果,可作为设计参考依据。
故在进行一般设计时,0.5<a<2的情况下,可考虑根据FEM9.851标准进行计算。
智能仓储物流技术研习社
长按识别别关注
围绕厂内物流Intralogisitics,分享仓储物流自动化技术、设备、系统等知识,畅谈智能仓储物流的未来和去向。专栏包括智能仓储物流自动化规划设计,自动化立体库、智能机器人,自动化拣选系统,仓储管理软件WMS,AGV应用等等一系列热点内容。
您也可以扫描如下与社长老King取得联系。
-----资料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