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入网过程深入解析(Ubiqua抓包)
一、抓包工具Ubiqua的Traffic介绍
添加或者隐藏Traffic View中的内容:在抓包左上角中选择“tools” → “options”→ “Traffic”,即可勾选在抓包Traffic View上要显示内容。
对于目前测试,一般显示如下即可:
Timestamp:发出该条包的时间
Time delta:这条包和上一条包的时间间隔
Ch.:网关的当前信道
Layer:层(MAC/NWK/APS/ZCL/ZDP)
Packet information:数据包信息。
PAN Dst:显示网关的PAN ID,网关PAN ID可在ZLL Test中查看。
MAC Src:可通过查看到包的短地址,判断该条包是由哪个设备发出。
MAC Dst:MAC层目的地址,可查看到发出包的设备走的中继。
MAC seq:包的序号。
NWK Src:NWK层原地址,可查看某条是由哪个设备发出。
NWK Dst:NWK层目的地址,可查看到某条包的发送目的是给哪个设备。
二、入网过程
普通开关、插座、门锁设备入网流程一般到basic就结束了;灯到identity结束;低功耗传感器设备一般到IAS zone结束。
设备入网流程如下:
-
Beacon request
由设备发出,请求入网,设备一般会全信道扫描找网。 -
Beacon
由网关发出,主要查看四点,如下图绿色方框内,都为yes则网关处于可以接收router和end device设备入网。 -
association request
关联请求入网,由设备发出,此时设备还没有分配短地址,因此在MAC层显示的原地址为设备长地址。 -
data request
收到Coordinator的MAC层确认后,Endpoint发送一个Data request请求Coordinator给其分配16位网络地址。 -
association response
可以查看到给设备分配的短地址。(当Coordinator接收到Data request后经NWK层的算法为其分配一个唯一的网络短地址,然后向Endpoint发送一个包含些短地址的包,这个包是通过MAC地址发送的) -
Transport key
传输key -
Device announce
一般为设备广播两次,网关广播两次。此时设备已经入网,但是网关还没有识别是什么设备。
a.常电供电设备广播:
b.End device 设备广播 -
Active endpoints request
网关向设备发出的节点请求 -
Active endpoints response
设备给网关回应的节点数 -
Simple descriptor request
网关请求设备的一些属性或者特性的描述,使网关去判断这是什么设备。 -
Simple descriptor response
设备回应,告诉网关该设备的属性等信息。 - Basic:read attributes
-
Basic:read attributes response
Router、on/off设备、红外宝设备入网结束。 -
Identity
灯设备入网成功后,到identity,入网流程结束。 - IAS Zone:read attributes
- IAS Zone:read attributes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