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车联网?
一、首先,什么是“车联网”?
那么车联网能满足人们的什么需求,我们现在处于什么阶段,以及它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这些才是大家最关心和希望了解的问题。目前来看,中外各界应该还没有统一的结论,以下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二、车联网能够满足什么需求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所在的车道堵的一动不动,旁边车道上的汽车一辆又一辆的快速驶过,其实只是因为你所在车道的前方发生了事故。如果未来云端保存了高精度地图数据,每辆汽车都具备GPS定位和一颗“眼睛”,汽车就可以将发现的异常情况上报云端。那么,当你即将驶过事发路段时,就可以收到预警,提前变更你的行驶车道或路线,也就能够躲避拥堵。同时道路上的每一辆汽车都可以变成一名“电子警察”,这个时候交通违法甚至整个社会的犯罪率都会大幅降低(可参考“速7”中的天眼系统)。
当你听音乐时有电话呼入,汽车可以自动降低音量。当车内空气质量恶化时,汽车可以根据外面天气情况(甚至太阳所处位置、风向),自动为你打开合适的车窗或启动空调。当你等红灯时发现旁边兰博基尼里坐了一位美女时……总之,车联网时代到来后,驾驶会变得更加智能、更有乐趣。
你在开车使用手机时,是否担心危险?车联网到来后,汽车能够通过自身传感器主动探索周边环境。当发现可能发生碰撞时,立即发出预警甚至主动为您减速,以规避危险。
三、我们现在处于车联网的什么阶段?
如果将车联网划分阶段,我觉得可以参考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手机(不是指大哥大)在2000年前进入国内,那时只能满足高端人群的需求。
进入到第二阶段后,手机平民化,价格降低、产能提升、品牌增多,并逐渐覆盖了每个家庭。但此时,手机满足的依旧是打电话、发短信点对点的沟通需求。
接下来到了第三阶段,诺基亚、moto、多普达等智能手机诞生,有了wap、移动梦网和java应用。手机不仅可以满足点对点的沟通需求,还能够把个人与世界连接在一起,此时移动互联网露出水面。
最后到了第四阶段,也就是现在,伴随科研能力的提升、基础设施的完善、传感器进一步变小以及工业制造水平的快速发展,苹果安卓智能手机所带来的触屏交互体验横空出世,移动互联网真正到来,并汹涌的席卷一切。我认为,现在的车联网还只是刚刚进入第三阶段。即已经完成了基本普及,并初具联网能力,但还远未达到大规模爆发的时代。
那么第四个问题来了,车联网什么时候能够到来?
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客观环境:
1、更统一的汽车行业标准出台。不同汽车品牌之间统一通信协议及标准配置,并可以有条件的对外开放,这样就可以解决互联网普适性的问题。“封闭的大门”早晚会被互联网攻破。
2、高精度地图的全面普及。每条道路的宽度、坡度、周边环境全部数字化。云端能够获知每辆汽车最微小的变化。
3、传感器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激光、雷达、摄像等设备的价格和体积还需降低,同时能力需要更强。
4、更快的网络传输及ECU处理速度。车辆与云端交互的时间变得更短,车内本地的计算能力大幅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