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bss段 data段 rodata段 text段
Linux下内存管理是通过段页式管理,内存分配是以页为单位,而页是通过段管理,各个段之间是独立的。
1、BSS段
Block Started by Symbol和简称,是用来存储程序中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的一块内存区域,bss段属于静态内存分配。
2、data段
该段用于存储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初始化为0的全局变量出于编译优化的策略还是被保存在BSS段。
3、.rodata段
该段也叫常量段,用于存放常量数据,ro就是Read Only之意。但是注意并不是所有常量都放在常量数据段:
(1)有些立即数与指令编译在一起直接放在代码段。
(2)对于字符常量,编译器会去掉重复的常量,让程序的每个字符串常量只有一份。
(3)有些系统中rodata段是多个进程共享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4、text段
text段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的,编译时确定,只读。更进一步讲是存储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当各个源文件单独编译之后生成目标文件,经连接器链接各个目标并解决各个源文件之间函数的引用,与此同时,还得将所有目标文件的.text段合在一起,但不是简单的将它们“堆”在一起就完事,还需要处理各个段之间的函数引用问题。
5、stack段
栈段,由系统负责申请释放,用于存储参数变量及局部变量。
6、heap段
堆,它由用户申请和释放。
可以看到堆和栈的内存增长方向是相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