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赞推荐:作为一名开发人员,如何给自己诚实的反馈?
全文共2191字,预计学习时长6分钟
图片由Helena Lopes拍摄,源自Unsplash
我们都会受到外部检验或反馈的影响。从孩童时候起,父母通过表扬或斥责我们的行为来给我们反馈,老师通过考试和提问来对我们进行评分。现在,社会根据我们所做的工作、所担任的职位以及所领的薪水对我们进行评级。如今,世界上甚至还出现了一种幸福指数,根据各国公民的幸福程度对各国进行评分。
我们是否太过在意外部检验了呢?
我觉得是的。判断自身最好的办法就是依据你的“客观”自我。当你不能成为“客观”自我时,就会出现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会依赖外部检验来得到其工作和生活的反馈。
“请对自己坦诚相待。世界不会对你坦诚。世界都喜欢伪善。倘若你能坦诚待己,便可获得内心深处的平静。”
——帕拉宏撒·尤伽南达
我以前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直到工作中发生了一件事,我才意识到有必要让“客观”自我去评判工作。三年来,我的工作绩效考核一直不错,往往只有两点需要改进,这让我在团队中的地位稳步上升,直到我即将升职。然后,突然间,绩效考核上便涌现出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可以发现,之前经理想让我承担更多的工作,因此他们给了我一份很漂亮的绩效考核,作为对认可和鼓励。随后,当要兑现答应我的晋升承诺时,他们却以我还年轻为由不愿给我升职。他们以更高的标准要求我,而我却无法达到。
由此可见,世人不会对你坦诚以待。这世界上人来人往,各有各自要做的事。别人要做的事可能与你的并不一致。倘若你们有了分歧,他们便会用他们的标准来衡量你。
根据他们对你的衡量标准,你不是过高就是过低。
每个人得到反馈时心情各不相同。我们每天想提升自己,过上最好的生活。
为什么要让他人左右你的情绪?
有人传授正念,似乎仅仅通过呼吸,你就能立即克制自己,对他人的反馈不悲不喜。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仅通过正念呼吸法便能摆脱负面批评。
你需要更多。
你需要建立一个为自己提供诚实反馈的系统,这样你才能随时随地用自己的方法提升自己。
图源:pexels
你可以接受别人的反馈。但那得是你自己的选择。如果你不想的话,你就可以不必如此。
你可以对自己的处境、对重要的人或事,以及对想去的地方作出最佳判断。
给自己诚实反馈的框架
在那场工作风波之后,我学到了一种方法,这样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给自己诚实的反馈。通过这种“客观”的方法,就可以听到内心深处“客观”的声音。
1. 制定自己的标准
要衡量自己就需要一个标准。你得找到那个标准。这个标准可能是某个你尊敬的人,某家你想超越的公司,或者某个你想完成的项目。但首先,你需要确定这个标准。
为了让自己斗志昂扬,我从不把个人标准定得太高。我知道只有每次达到稍高一些的标准,长此以往,才能取得成功。
2. 用个人标准来测试自己
为什么不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呢?这样,你就能用一种单向度的方法检测了自身技能,只需用一个视角就能看到自己的技能水平。
事实上,更好的衡量方法就是测试你自己。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演讲者,那就把自己的演讲表现录下来。你的标准可能是某位电视新闻主持人或TED主持人,但通过这种录制的方法来检测自己,你并不是在用自己的标准衡量自身能力,你的衡量标准仅仅作为模范存在。
采用录制自己这一方式,你可以通过客观镜头观察自己的表现。这样,你就能发现自己身上所有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对自己工作的全面观察,你就会发现这些尚待改进之处。
3. 给自己带有同情心的反馈
你必须以同情心进行反馈,这样才能使反馈真正发挥作用。如果你不擅长演讲,不要在看完自己糟糕的表现后就删除视频了事。你要给自己肯定,因为你开始慢慢进步了。
确定自己做得对的地方和可以继续改进的地方。
除了列一个改进清单之外,你还可以列出你在演讲时做的所有正确的事情,这个清单很重要。因为有朝一日,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虽有改进,却忘了最初做得正确的基础事项。
4. 对反馈负责
确保完成“改进”清单的最后一步就是设置实现改进的时间线,这有助于在每个练习环节中,实现一到两处改进。例如,你每次做视频演示时,可以想一处自己能改进的地方。
日积月累,通过大量的练习,清单上所列的改进之处就都能实现。
这样,你将可以内化所有的改进。总有一天,你可以撕掉那份清单,走上自己的大道。你会深信自己可以做好演讲,因为你已经把清单上所有的改进都内化了。
下次有人评判你的表现时,你会知道这只是别人的反馈。
重要的是你对自己工作的反馈。
别人付给你多少钱,只是让你知道,与他人的工作相比,外界对你工作的重视程度如何。
这与你对自己工作的重视程度是两码事。
图源:pexels
给自己“客观”的评判,这样才能给予自己带有同情心的有效反馈。
这样,你才会有动力不断提升自我。
你还在等什么呢?
留言 点赞 关注
我们一起分享AI学习与发展的干货
欢迎关注全平台AI垂类自媒体 “读芯术”
(添加小编微信:dxsxbb,加入读者圈,一起讨论最新鲜的人工智能科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