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源码浅析

常用方法

Object大多数方法均为native方法

常用方法列表

  • public native int hashCode();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protected native Object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public final native void notify();
  • public final native void notifyAll();
  • public final native void wait(long timeou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public final void wa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分析部分

这里仅对非native方法进行分析,jdk版本1.8.0_92.

1、纳秒级的休眠实现

我们可以看到在Object.java中有一个“貌似”可以实现纳秒级休眠的API

public final void wait(long timeout, int nano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文档上是这样描述的:
Object源码浅析
也就是说,这个API 理应完成总共1000000*timeout+nanos 的休眠,timeout单位是毫秒(10-3秒),nanos单位是纳秒(10-9秒)例如调用wait(1, 1),预期休眠时长为1000001ns。可真实情况呢?

我们看下这个地方的源码
Object源码浅析

从上面的源码可以看出,底层并不支持纳秒级休眠操作。nanos传入参数大于0时,默认在timeout的基础上增加1毫秒的休眠时长。这个就有意思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要预留这个接口呢?

2、默认toString方法

大家都知道,java中一切类都是集成Object,如果没有复写toString方法会打印出来一串字符串,这个字符串是哪里来的呢?其实就是Object中toString方法构造出来的。

Object源码浅析

也就是类名[email protected] +对象的16进制hashCode值

3、默认equals方法

若不复写equals,其实就是判断两个对象是否是同一个对象。
Object源码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