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工厂方法模式
内容抄自《设计模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模式动机:
为了解决简单工厂导致的工厂类不符合开闭原则的问题
模式定义:
在工厂模式方法中,工厂父类负责定义创建产品对象的公共接口,而工厂子类则负责生成具体的产品对象,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产品类的实例化操作延迟到工厂子类中完成。
模式结构分析:
包含角色:
1、Factory抽象工厂类 (核心)
2、ConcreteFactory具体工厂类 (HaierFactory)
3、Product抽象产品 (TV)
4、ConcreteProduct具体产品 (HaierTv)
栗子:
/** 工厂
* @author Administrator
*
*/
class FactoryModel {
//抽象产品
static interface Product{
public void show();
}
//抽象工厂
static interface Factory{
public Product create();
}
//具体工厂
private static Factory a = ()->()->{System.out.println("我是产品A");};
private static Factory b = ()->()->{System.out.println("我是产品B");};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create().show();
b.create().show();
}
}
优点:
- 1.用户只需要关心所需产品的工厂,无须关心创建细节。
- 2.在系统中加入新产品时,无须修改抽象工厂和抽象产品提供的接口,符合开闭
缺点:
- 1.添加新产品需要同时添加工厂类,会加大系统中类的个数。
- 2.抽象会增加系统的复杂度和理解度=。=!。
适用环境:客户不关心细节,只需要知道工厂,可以动态指定工厂
扩展:抽象工厂类可以定义多个工厂方法,,从而使具体工厂角色实现这些方法,
这些方法包含不同的业务逻辑,以满足对不同的产品对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