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项目管理作业六
练习6
1.
2.
路径1:A-B-E-H-K 长度=2+2+2+2+2=10天
路径2:A-B-E-I-J-K 长度=2+2+2+5+1+2=14天
路径3:A-C-F-H-K 长度=2+3+3+2+2=12天
路径4:A-C-F-I-J-K 长度=2+3+3+5+1+2=16天
路径5:A-D-G-J-K 长度=2+4+6+1+2=15天
3.
关键路径:A-C-F-I-J-K,长度16天
4.
最短时间为16天
练习7
任务进度表、甘特图和网络图
关键路径:A-D-F-G-I-K-L,路径长度=10+4+6+4+6+8+10=48周
时差:
收集网上资料,总结看板在软件项目中的使用(约2~3页)
看板管理,常作“Kanban管理”(来自日语“看板”,カンバン,日语罗马拼写:Kanban),是丰田生产模式中的重要概念,指为了达到及时生产(JIT)方式控制现场生产流程的工具。及时生产方式中的拉式(Pull)生产系统可以使信息的流程缩短,并配合定量、固定装货容器等方式,而使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动顺畅。
(出自百度百科)
看板在项目流程中载体的分类
实体白板/黑板和互联网式的看板
实体白板/黑板是敏捷开发团队中用的最多,最直接的一种看板类型,且适合团队所有成员都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的环境。它的优点一目了然,方便工作成员展示自己的任务和进度,另一方面则可以提高成员间互相竞争的意识。当然,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没有历史记录。虽然可以使用不定期的拍照来解决,但是还是不方便追溯。
看板既然有实体工具,当然也有软件化的工具。国内外的项目管理工具非常多,但是能实现敏捷开发的工具却不多,而能像看板一样展示的工具更不多。以下介绍几款我接触到的看板工具:
- Trello:有网页端也有移动端
- WeKan:参考Trello实现的开源版。与Trello最大的区别在于每个任务没有Deadline,且没有移动端。
- leangoo:国人开发,没有使用过,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访问
拿Trello操作举例来说,跟实体白板的操作基本一致,只是在某些元素名称上有些出入,名称对比如下:
项目管理在看板中的职责分类,可分为项目管理主导型和成员主导型。
项目管理主导型在之前的团队组成中说过,项目管理是整个团队的大总管,他非常清楚团队中各个成员的优缺点,所以他能够知道什么任务派给谁是最适合的。
成员主导型,也许有人就觉得项目管理就没事了。错!项目管理依然要把项目拆分成各个小任务,然后,然后就让大家自己去“抢”任务了。“抢”任务,为什么要抢?前提是成员自己认为能够胜任这个任务,二是要建立在多劳多得或者是绩效考核之上的,如果没有这些,就没有“抢”的意义了。
以下是成员主导型的看板展示:
如果你是一个后端的开发主管,那你的手下肯定都是后端,则列表项就是最基本的Todo、Doing、Done三列;如果你是一个技术部的老大,你管理者程序员、测试、运维,那你的列表项可以是Todo、Dev-Doing、Dev-Done、Testing、Deploy五列;如果你是一个产品制作人/产品经理,你的团队成员包含了一个产品创建所需要的所有人员,那你可能需要2个看板,一个是需求池看板,一个是迭代流程的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