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读研以来,跟大家一样,每天都会往头脑里输入很多东西,比如文献、图书、各种PPT和PDF、各类邮件,还有各种APP上提供的内容,比如各个平台的公众号、知乎、虎扑、今日头条、快手抖音等等。但是大部分知识和内容,酒肉穿肠过,啥都没记住。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前些天有位做公众号的朋友,描绘了一幅年入百万的美好画卷,说得让人心动。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经过一番简单的调研,发现2020年不比2015年,现在资源已经愈发集中在头部大号,想通过公众号赚钱是越来越难了。

当前,微信公众号的赚钱模式基本是“涨粉接广告”,公众号关注量是基础,软文广告收入是核心。假如自己的公众号不能充当某个热点事件的自媒体,那么就需要“优质内容+优质运营+多平台引流”的组合拳吸引关注量,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收入。

看看自己的关注量,再想想自己也做不到舔着脸把自己写的东西转到各个群换取关注量,那在公众号式微的现状下,把我的公众号定位为一种财务自由的方式,并不现实。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但是,为了让自己有一种虚假的知识获得感,觉得还是应该把我的公众号好好的利用起来,将自己每个月看的东西和做的事情拾掇拾掇,多写点内容,提高一下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可以为<名著赏读>栏目增加点关注量。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科研狗,这一个月是如何度过的呢?

一、科研篇

人文社科同学的科研,70%的时间都在读文献。5月看了很多文献,5月10号前对着《教育研究》的一篇推送,把里面的提到的文章大致读了一遍,基本都是实证研究的文章,主题主要包括农村教育问题,其他还涉及人工智能与教育、教育对经济的贡献与影响、教育扩张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正如推送的名字,这些文章都是正儿八经的教育经济管理方面的文章,主要涉及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假设检验、单变量假设,复杂点的还有戴维森—麦金农检验,应用的模型是明瑟方程、索洛模型、威斯康辛模型等,其他还有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有序概率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等。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教育研究》上的文章的文献综述写的是真的好(2019年开始,《教育研究》的新要求,提高文献综述的篇幅),看一篇文章的综述可以对相关领域有很大的理解,是很好的学习对象。另外,这些文章的结构都十分标准、完整、规范,对博士生很友好,值得多看。有些文章实证研究的整个过程十分规范,复现一遍估计能把这些方法都掌握(也可以把复现的过程发上公众号,水几篇推文,这样就能实现每周发3篇推送了2333)。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5月看了不少工程教育的文章,包括CiteSpace告诉我的经典文章、我导的文章还有治理理论方面的文章,看完的加起来差不多有100多篇吧。工程教育方面,主要是新工科、卓越计划和工程教育认证方面的文章,另外这些文章还涉及OBE、OBI、CDIO、ABET EC2000、NEET这些花里胡哨的英文缩写词(不过背后的内容不容小觑)。在治理理论上,按我的理解,大概就是利益集团逐渐形成后,社会粒度增大,以前基于市场和基于政府的管理理论都不太管用了。所以在公共事务管理方面,把社会和公民这两个因素加了进来,与市场和政府一道参与公共事务,这样形成的一个理论。但是治理也不仅仅如此(文献看得不够多),因为在未来几年内,“治理”这个概念会一直保持它的先进性。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在著作阅读方面,这个月跟读书小队的小伙伴看完了《大学的理想》和《大学的使命》,形成了<名著赏读>的第4篇读书讨论。《大学的使命》这一篇书评,也将在6月上旬跟大家见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公众号的后续内容。

二、学习工作篇

这个月完成了英语课的作业。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选了《大数据实践》这个课,参与了2020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华为云大数据挑战赛,中规中矩的完成了热身赛,什么叫中规中矩,就是成绩在前50%- -,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阅读华为云AI开发平台ModelArt的文档,了解了人工智能开发的整个过程(感觉又可以水一篇推送)。虽然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是小学二年级水平的业余选手,但还是希望6月的正赛能好好搞。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组织了一次党团班共建活动。在一个师兄师姐为主体的活动中,带着学习的心态去参与总是没错的,因为总是会给人带来很大启发和正能量。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参与了博论的组织工作,比较细碎、也比较充实,是收获很大的一段经历。当工作人员最大的收获是,以后参加学术会议或论坛也不会太慌(23333)。在组委会主席的带领下,小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第9届清华大学教研院博士生论坛创下了历届博论参与人数最多的纪录,得到了广泛的好评,顺利圆满结束!(撒花)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三、对自己的通识教育篇

这个标题,就很有教育学的意味。(所谓的通识教育,就是学“没用”的知识)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这个月坚持读“资治通鉴读史悟道”这个公众号(打个广告,写得是真的好),读了34篇《资治通鉴》故事与解读。原本想直接肝原文,想想算了,《资治通鉴》卷帙浩繁又字字珠玑,没有前因后果,读一句话都费劲,也读不出东西。初始阶段,还是得靠人带,没有那个消化能力,就只能“吃别人嚼过的馍”。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这34篇文章从刘秀登基前后讲起,一直到汉章帝时期。包括了刘秀的典型战例、对一些事件的处理(比如把子密封为“不义侯”)及其评价等,从微观着眼,映射出东汉王朝的社会板结和贫富差距形成的基础。同时,写到了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时期一些人事及其评价;写到了东汉的强者班超,凭借一己之力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重建了汉朝在西域的行政机构,在东汉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完成了西汉全盛时期的成就;写到了东汉的世家大族的权力斗争,比如马家、梁家和窦家等。读来虽然记得住的不是很多,但也算一种熏陶吧。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另外,在得到APP中,还读完了两本书的解读,分别是杰弗里•韦斯特《规模》和 斯科特•佩奇《多样性红利》。

《规模》这本书的核心概念是“标度率”,也就是说,世间万事万物,通常都不能按照简单的线性比例放大。举个例子,一个生物体的力量,是和他体重的2/3次方成正比,啥意思呢,画一张图说得明白一点。在力量与体重的关系曲线中,当体重很小时,力量与体重是超线性关系,体重很大时力量与体重是次线性关系。这就有意思了,蚂蚁可以搬起比他自身重几倍的东西,而人的力量也并不随着自己的体重而直线增加。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从“标度率”出发,作者得出了寿命与体重的关系、城市的规模与人和生产率的关系、公司的规模与寿命的关系等,虽然有一些部分我觉得还有待考究,但是这也是观察世界的一个视角。这本书颇有点宿命论的味道。

《多样性红利》这本书讲了多样性有什么用,总结起来就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是多样性的红利仅仅存在于工具偏好,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对基础偏好,也就是对于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并没有帮助。也就是说,假如一群人没有共同利益而形成了一个团队,假如种族不存在相似的价值观而强行糅合成一个国家,那么这种多样性就是一种毒药。这也可以解释当“美国梦”褪去之后美国社会存在的巨大隔阂和分裂,而基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的多民族的中国则安宁得多。此外这本书还提到了多样性的认知工具箱,包括:视角、启发式、解释和预测模型,指出多样性具有超加性(1+1>2)。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这个月做饭比较多,花9块9买了得到APP的听书服务,充实一下自己在厨房的时间。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听的书很杂,包括历史、管理、教育等方面的书,大部分是听个声音。最认真学的一本书是李希贵写的《学校如何运转》 ,里面的观点很深刻。例如,这本书将基础教育定义为“孩子进入社会之前的社会,让他们在犯错中成长的地方”,并指出“教育学实际上是关系学,学生的成长、教学的效益,是从师生关系中来的。只有好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好的教学效益。”提出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怎样增加师生相处时间;在师生相处时产生最大教学效益”。最后提出的一个观点让人印象深刻:“能用结构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制度。能用制度解决的问题,就不靠开会。”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四、生活篇

这个月,实现了带家人去旅游的愿望,在家呆这么多天,也不能浪费这个机会。爸妈对这次旅程高度评价,是这趟行程最开心的事了。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这个月,学会了不少新菜,比如蒸排骨、鸡蛋丝瓜、柠檬鸭、茄子酿、豚骨拉面、玉米胡萝卜排骨汤、芝士焗南瓜。蛋炒饭等,虽然有时候也会翻车,但是做得好吃的话得到夸奖,翻车了也不被嫌弃,这可能是最幸福的事情之一了。虽然这个世界很不太平,但与爱的人在一起,也体会到了岁月静好的美妙。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这个月的520还想写个AI,让它生成女友喜欢的歌手风格的歌词,捣鼓了半天,代码是写完了,模型也训练出来了,但是生成歌词的效果停留在人工智障的水平,上下文不通。相当于把半成品送出当礼物,还是有点惭愧,希望下次类似创意的完成度更高一点。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对了,这个月还打了很多把王者荣耀,例行公事的上了王者。但是现在打出好的表现跟获得不获得胜利的相关性越来越小(比如下面的截图中,相似的战绩和评分,两种不同的结果),也能明显的感受到游戏中机器人的数量在增加。与前两年相比,同一段位的玩家水平在下降。学历教育有学历贬值这一说,引申到游戏中,段位贬值的现象也是存在的。游戏环境越来越差,通过这个游戏能够获得的快乐越来越少了。打游戏得不到快乐,那为啥还要打呢?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这个月也刷了很多知乎、抖音和公众号。

一个文科科研狗的5月总结

结语

写到这里,我发现,作为博士研究生的主业,论文没看几篇,科研产出也约等于0,不禁让人十分焦虑……6月标志着学期的结束,也希望自己在6月能抓住科研这个主线,多看点文献,多学点有用的和没用的知识,多做点事情,多为女友和家人带去开心,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个小学二年级作文的结尾写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