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 - 网联自动驾驶发展规划
1、 未来移动社会出行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区域人们的移动出行都出现了一些问题:
1)人口密集的城市:
-
随着人口继续增加而拥堵加剧
-
停车位严重缺乏
-
渴求进一步发展公共交通方式
对未来出行方式的需求:无人驾驶共享乘用车/公交巴士,无人驾驶出租车
2)人口相对稀疏的郊区:
-
基础设施位置分散
-
公共交通不足
对未来出行方式的需求:私家车进化 - door to door 个人空间
3)人口较为稀少的区域:
-
人口老龄化,人口数量下降
-
公共交通被废弃
未来移动出行需求:无人驾驶共享公交巴士,无人驾驶出租车
图1. 不同区域的移动出行需求
2、自动驾驶社会未来愿景
愿景:零事故和让所有人享受自由移动的乐趣
-
实现零事故社会(0人为错误)
-
只要有需求,它便可以为任何人提供移动的自由
-
创造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增添旅行乐趣
图2. 未来社会移动出行愿景
3、本田自动驾驶理念
-
远离危险,让驾驶者充满自信
-
高水平的驾驶舒适感,激起人们上路的欲望
图3. 本田自动驾驶理念
4、本田自动驾驶相关功能展示
4.1 Honda SENSING (本田安全超感系统)
安全超感系统构成:单目摄像机+毫米波雷达
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统是面向未来自动驾驶而开发的一套全方位的安全驾驶辅助系统。除感知外部环境信息外,此系统还具备极高的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判断识别驾驶者的操作意图和车辆状态,根据这些综合信息对制动,转向等进行精确地协调控制,从而实现卓越的安全驾驶辅助功能。
图4. 本田安全超感系统
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 实现的功能:
1)碰撞缓解:碰撞缓解制动系统、行人碰撞主动转向缓解系统、车道偏离抑制系统、误启动预防系统;
2)预防式安全:前车起步提醒系统、附带低速追随模式ACC、交通标识识别系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图5. 安全超感系统实现的功能
4.2 高速公路自动驾驶
系统构成: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系统包含定位模块、驾驶员状态监测模块、HMI(人机交互模块)、外部环境感知模块、决策规划模块以及控制执行模块(包括冗余设计);
图6. 高速自动驾驶系统构成
功能:实现多车道自动驾驶 / 高速公路交通拥堵自动驾驶
图7. 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实现的功能
4.3 基于AI技术自动通过可行驶区域
功能需求:场景理解和危险预测
-
让驾驶者和乘员远离危险
-
不再担心其他道路使用者
-
平稳行驶
图8. 自动驾驶功能需求
AI技术的应用范围:
目标识别、场景理解、预测及路径规划
图9. AI技术的应用范围
AI技术提高目标识别能力:无论白天还是晚上,AI技术都在显著提高目标识别性能;使用深度学习检测对象的属性/距离可以显著提高以下几方面的性能:
-
可行驶空间探测
-
车辆探测
-
行人探测
-
夜间探测
图10. AI技术提高目标识别能力
4.4 交通信号预测系统(日本)
通过来自高级红外灯标的交通信号信息,实现车辆高效省油,安全,平稳驾驶;
图11. 交通信号预测系统
5、 未来目标
5.1 实现人们的出行价值和生活价值的最大化
-
HMI和机器人学 - 拟人化和代理
-
大数据分析 - 相关分析和常见元素分析/关联分析和决策树分析
图12. 出行价值和生活价值最大化
5.2 未来社会
一个由多种类型的企业相互关联,协作,竞争和共同创建的社会;
图3. 未来社会愿景
参考资料:Honda's Initiative on Connected and Automated Driving
注:如需获取参考资料文档,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筋斗云与自动驾驶”,在公众对话框回复【本田01】即可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