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RINT:Google 最高能的创新加速课程,绝不允许产品走弯路!
马云曾说,“能成功,其实是研究透了别人的失败。”这句话,对于一款产品而言,同样适用。
1、百度那么强,为何会把“产品做死”?
2008年,百度推出了一款模仿QQ的、能用于商务交流的通讯工具百度Hi,期望“百度Hi+有啊商城”的组合,能与“淘宝+旺旺”直接PK。
但是由于通讯工具的用户迁移成本极高,加之用户更喜欢日益成熟的QQ,最终这款百度系社交产品折戟而归。
尽管百度Hi并没有完全死去,但却早已沦为仅有百度内部员工使用的边缘产品,其主要新增用户也多来自实习生们。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事情过后再说“如果”,也只能算复盘和总结。
但是,以百度的技术实力,如果这支团队,在开发产品前,能够参加一期iSPRINT硅谷创新冲刺工作坊,想必结果会比今天好很多。
那么,什么是iSPRINT硅谷创新冲刺工作坊?
2、iSPRINT硅谷创新冲刺工作坊:让产品不走弯路的试金石
创新冲刺最初起源于谷歌,它几乎被用于谷歌的任何项目:从搜索引擎到电子邮箱,再到无人驾驶汽车。传入谷歌风投之后,这套方法已经帮助100余家初创公司成功起步,它们中的许多公司,如今已是人尽皆知的业界标杆。
为了让中国的创业者们少走弯路,Google Sprint Master李卓桓和iSPRINT创始人&创新教练姚瑞军,把创新冲刺带进了中国。
截止目前,由iSPRINT主办,清创空间、华兴资本星起、****、天使汇、 PreAngel、PNP、亚杰会联合承办的名为“硅谷创新冲刺”的创业课程,已经在北京举办了三期。
3月11日,第三期iSPRINT创新冲刺集训课程再次开启,来自骑享科技、北京锋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近20位创业人士齐聚清创空间,进行了为期5天的创新冲刺训练。
图注:骑享科技团队
图注:北京锋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本次创新冲刺的五天中,姚瑞军在第一天,带领大家设定长期目标、列出冲刺问题、进行专家访谈和组织HMW(How might we)笔记,并在闪电演示中,结束了第一天的冲刺。
第二天,团队在姚瑞军的指导下,使用四步素描法制作方案草图、并投票选出大家认为最好的功能点。其中,各个团队中的leader、开发、UI、产品和运营,均参与了方案草图的绘制和投票。
第三天,各个团队开始画原型分镜头脚本和制作产品原型。这一天,产品同事们最为忙碌,他们一整天在绘制原型图。另外,UI的同事负责界面设计,运营和开发的同事都在给产品寻找合适的内容。
第四天,冲刺开始进入关键阶段,即拼接原型、并进行测试,此外各团队也开始邀请用户来体验产品原型。
第五天,冲刺进入用户测试的尾声。在冲刺结束之前,每个小组的Leader均就本次冲刺进行了总结发言。
北京锋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团队的关巍表示:“本次冲刺的收获,第一个是验证了我们目前业务上非常想验证的决策,也得到了很好的结果。这比我们日常决策高效了很多。其次决策出来后,至少让我们节省了几个月的时间,所以五天的时间付出很值当;最后就是收获了一个更强的团队合作过程,我们也都看到了每个人比日常工作状态中更有闪光点的一面。每个人在培训过后都收获了更科学的工作办法,相信大家把这些东西带回到工作中去,整个团队的能力也会变得更强。”
图注:第三期创新冲刺“全家福”
第三期创新冲刺的联合承办方之一是清创孵化器,清创孵化器位于海淀区大钟寺华杰大厦负一层,总面积约3600平米,分为清创空间和创业咖啡两部分。清创空间总面积3500多平米,其中包含2个开放式办公区、21个独立办公间,共有办公工位400多个;其余为公共会议区和休息区,办公密度合理、空间宽敞舒适。创业咖啡馆占地100多平米,可为创业者提供休闲会谈、商务谈判及交流的空间,同时也是沙龙、冷餐类聚会的舒适场所。清创孵化器接收从种子期到新三板上市期间各阶段的优秀企业入驻,并为其提供免费的孵化服务、融资服务以及丰富的导师资源,辅导入孵企业快速成长。
本次冲刺的联合承办方****,为中国专业IT社区**** (Chinese Software Developer Network) ,****创立于1999年,致力于为中国软件开发者提供知识传播、在线学习、职业发展等全生命周期服务。 截止2019年1月,****拥有超过2700万+技术会员,论坛发帖数1000万+,技术资源700万+,Blog文章1400万+,新媒体矩阵粉丝数量600万+,合作上千家科技公司及技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