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6/VVC帧内编码相关工具简介
摘要:本文旨描述当前H.266/VVC帧内编码最新的标准工具,包括块的DC模式的计算、IBC、PDPC、MIP、ISP、CCLM、WAIP等介绍,更新中......
关键字:H.266/VVC ,帧内编码,PDPC、IBC、MIP、ISP、CCLM、WAIP
1.引言
2.相关介绍
DC模式:
由于H.266/VVC编码块(CU)的划分方式QTMT(四叉树和多叉树混合划分)导致存在矩形非正方形的CU,在DC模式中计算方式为Pre_dc=(1/W+H)SUM(CU所有像素点),(W+H)不一定可以用2的幂次方表示,这使得计算机的运算复杂度增加(对弈于可以用2的幂次方的数运算时,除法只需右移幂次方位数,乘法只需要左移幂次方位数),因此需要换一种方法表示,分三种情况
1)宽比高长,则直接使用Top行作为参考像素列,Left列的像素点则不需要考虑
2)高比宽长,则直接使用Lef列作为参考像素列,Top行的像素点则不需要考虑
3)宽和高同样长,则进行平均处理
计算公式如下:
参考像素如下表示:
PDPC工具:
利用已经预测并滤波后出来的值与之前参考的像素值(行和列以及左上角的像素)进行修正
计算公式如下:
MRL工具:多行参考线
ISP技术:
划分后进行残差计算:
1)每一个编码块(CU)的第一个子模块通过帧内预测
2)剩下的子模块直接计算与第一子模块的残差值,然后进行编码处理。
例如,对B子模块进行编码时,直接计算残差值(B-A),如果当前块还有C和D ,则继续计算残差值 (C-A)和(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