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2018年1-8月手机行业发展白皮书,附59页完整PDF
首发 |2018年1-8月手机行业发展白皮书
数据周期:
2018年1-8月
数据来源:
友盟+全域数据、凯度消费者指数
涉及品牌:
苹果/华为/荣耀/OPPO/vivo/360/一加/锤子/魅族等
核心模块:
新增市场概览、综合竞争力分析、换机行为洞察、新机型回顾
今天,友盟+联合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2018年1-8月手机行业发展白皮书。
白皮书共59页、四大模块、100+数据洞察点,全方位洞察智能手机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换机行为及用户画像,帮助手机厂商及从业者准确判断市场趋势与机会。
文末可下载PDF完整版~
第一部分
智能手机新增市场概览
1
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低迷,iOS占比下滑
月新增设备数量徘徊在3-4千万,整体月活增幅始终低于3%;
iOS占比下滑,Android的市场占比已超八成。
2
智能手机整体月活持续向头部品牌集中
Top 6品牌市场占比接近九成;
苹果市场保有量仍居第一位,但呈小幅下滑态势。
3
新增市场头部品牌市场占有率接近九成
不同于存量市场,苹果在新增市场的占有率仅列第三位;
华为荣耀两品牌总体市场份额达22.6%,占市场第一。
4
1-8月新增智能手机价格:3千元价格段占比超7成
新增智能手机的月平均价格在1800到2500元之间波动;
不同价格段的分布情况变化不大,3千元以上价格段的总体占比持平;
苹果新品上市前,7千元以上市场份额相对平稳,大量消费者持币观望。
5
过去3年,用户线上购机占比攀升;同时从实体店获取购机信息的占比在下降
用户线上购机的占比从2015年Q4的25.2%攀升到2018年Q2的30.7%;
消费者从实体店获取信息的占比从18年Q1的37%下降到Q3的30%。
6
大促拉动了20%的手机销售增长且日均销售贡献最为显著
网络购物节日(大促)日均销售量最高,其次是法定节假日和周末。
7
用户的手机屏幕集中向大于5.6寸和70%以上屏占比转化
屏幕尺寸越来越大,屏幕占比也越高越高,特别是对屏占比的关注,极大地带动了全面屏的不断突破。
8
前置摄像头像素提升,后置指纹手机销售占比显著提升,支持NFC逐渐成为一线城市中的强需求
前置摄像头像素提升,换新机的主流像素为700万、800万和2000万;
受今年上半年后置指纹新机大批上市影响,前置指纹识别的占比从55%下降到38%,而后置指纹识占比从20%提升到45%。
9
1-8月总体新增用户中男性略多,20-40岁的用户占比为七成,一二线城市占比为34%
新增手机用户男性占比为53%,高于女性用户6个百分点;
20-29岁的用户占比四成,30-39用户占比三成;
二三线城市用户比例最高,分别是23.4%和24.4%;
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的市场相对较大。
10
47%早起早睡用户的触网时间在5-7点到20-22点之间,使用手机时长跨度为15小时
晚起早睡的用户占比为30%,使用手机时长跨度最短为12小时;
9%早起晚睡用户,使用手机时长跨度长达18小时。
第二部分
品牌拉新和留存综合竞争力分析
1
OPPO与vivo拉新能力最强,苹果留存虽下滑但整体留存能力仍较强
2
vivo、OPPO、苹果品牌竞争力排名第一梯队
拉新是开源,留存是节流,没有留存的拉新不能保证品牌的持续健康成长。因此,拉新和留存这两方面的能力结合才能真正衡量一个品牌竞争力。
3
1-8月,安卓品牌呈现了不同程度的竞争力提升,尤其是vivo、华为和小米。苹果新机能否扭转竞争力下滑趋势值得观注
新机型的发布,对品牌竞争力有较为明显的提升,比如四月的华为P20、五月的一加6、六月的小米8等。
4
美图和一加是性别特征最为显著的品牌,Top10主流品牌中,苹果和OPPO品牌女性用户比例最高,互联网品牌(小米、魅族、荣耀)和三星用户都出现明显男性化
5
OV和魅族在20岁以下渗透较强;苹果、一加、锤子和魅族用户较为集中在20-29岁和30-39岁;华为用户偏成熟/年长
华为30岁以下的用户占比仅为29%,而一加的比例为70%,魅族的比例为55%,其次是锤子52%。vivo、OPPO分别为47%和46%。
6
苹果用户更多的分布在一二线城市,OV和魅族渠道最为下沉
苹果用户在一二线城市的占比为47%,这意味着接近一半的用户分布在上线城市;而渠道下沉最好的OV在一二线城市的比例只有28%。
7
品牌的竞争力和净推荐值呈现强线性关系
vivo和OPPO这两个品牌是竞争力相对强于净推荐值的情况;
三星是净推荐值高,但产品竞争力弱。
8
vivo和OPPO对前期无意向的用户在临场最终购买决策方面**能力更强,甚至可对前期无意向/考虑的消费者进行销售转化
苹果和华为/荣耀在知道、考虑阶段水平相当,但苹果在从有意向到购买这个阶段表现乏力;
知道小米的消费者占比超过6成,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消费者会考虑。
9
换机流向分析:vivo的流入和流出以vivo和OPPO为主,超过55%的流转发生在OV品牌之间
从流入看,超过1/3的流入来自于vivo品牌自身,OPPO其次,苹果第三;
从流出看,vivo用户忠诚度较高,超4成的用户流入自身品牌,二成流出到OPPO,其次是华为、苹果。
10
换机流向分析:OPPO的换机流向与vivo类似,超过1/3的用户流转发生在OPPO品牌自身,用户忠诚度较高
从流入方向来看,OV的占比超过一半,从苹果的流入比例略低于 vivo;
-
从流出方向来看,OV的比例接近6成。同时与各品牌间的流入流出关系较为均衡。
11
换机流向分析:苹果用户流入流出品牌主要都以苹果为主,换机大多在品牌内完成,用户忠诚度高;同时,流出到华为、OPPO与vivo
从流入看,68%的用户上一部手机也是苹果,仍显著高于其他品牌,排名第二位OPPO的比例也不超过10%;
从流出看,流出的比例低于流入近20%,用户更多分流到华为、OV,以及小米和荣耀。
12
换机流向分析:华为吸引了更多苹果用户的流入,同时流出最多的仍然是品牌自身;和OV的相互流转的比例较高,其次是荣耀和小米
从流入看,苹果的流入占比最高,其次才是华为自身,从OV荣耀流入的比例都超过10%;
从流出看,超过三成用户留在华为自身,苹果的流出占比仅排第五。
13
换机流向分析:超过1/3的用户在小米自身流转,流入流出比例非常接近,用户忠诚度较好
从流入看,居第二位的是苹果,占比13.4%;
从流出看,来自OV的比例相当,其次是华为、荣耀和苹果。
14
换机流向分析:荣耀从自身品牌流入流出的占比低于排名前五品牌;从流入方向上看,各在20%上下
流入用户除来自荣耀本身,还来自苹果、OPPO和vivo,其次才是华为;
从流出看,除了24%的用户流出到品牌自身,还有近20%的用户升级到华为。
15
换机流向分析:和荣耀类似,从360品牌自身流入流出的比例约20%;与小米和荣耀的留转关系较为紧密
从流入看,除了品牌自身,更多的来自小米、荣耀、苹果和OPPO;
从流出看,小米和荣耀位列二、三名,流出比例略高于流入比例。
16
换机流向分析:一加品牌用户来源分散;与其他品牌相比,一加用户的换机品牌忠诚度相对较低
从流入看,仅有5.7%的用户来自于品牌自身,排名第8,更多的用户来自于其他品牌;
从流出看,17.7%的用户留在品牌自身,同时流出到苹果和小米的比例也较为接近。
17
换机流向分析:与一加类似,锤子最大的流入来源是苹果;品牌换机忠诚度相对较低
从流入看,苹果的占比为23.5%,是第二位小米的2倍多,第三才是锤子自身;
从流出看,17.5%用户继续流向锤子,而苹果、小米、华为的占比都超过10%。
18
换机流向分析:魅族流向情况不太理想,相比于29%的流入,流出到品牌自身的占比仅为12.5%
从流入看,除了有接近三成的用户来自于品牌自身,苹果、OV和小米的占比均超过10%;
从流出看,魅族是前十品牌中流出占比排名首位不是自身的品牌,流出到OV、小米和荣耀的占比都高于魅族自身品牌。
19
竞争力指数排名Top10的产品系列,均来自Top 6品牌; vivo X系列和OPPO R系列综合竞争力较强
20
TOP品牌重点产品系列用户画像盘点– 性别
iPhone X/8系列和OPPO R系列的女性用户占比最为突出;
科技感较强的OPPO Find X、vivo NEX和小米MIX系列有更多男性用户;
在整体偏男性的华为品牌中,nova系列性别分布最均衡。
21
TOP品牌重点产品系列用户画像盘点– 年龄
vivo Z系列、Y系列和魅族魅蓝系列在20岁以下渗透较强;
苹果各系列的用户较为集中在20-29岁;
华为各系列的用户偏成熟/年长;
红米数字系列有较多50岁以上的用户。
22
TOP品牌重点产品系列用户画像盘点– 城市级别
iPhone X、小米的高端MIX系列,三星S系列以及华为Mate/P系列相对聚焦在一二线城市;
三四线城市下沉较好的是OPPO、vivo的各系列产品,以及魅族系列。
23
TOP品牌重点产品系列用户画像盘点– 区域
总体来说,各产品系列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没有城市级别的差异大;
华为Mate系列和三星S/C系列在北部表现较好;
iPhone各系列偏华东和华南;
vivo Y系列在华中和西北较突出;
OPPO A/R系列更集中在西北和西南。
24
TOP品牌重点产品系列用户画像盘点– App使用情况
vivo X系列更关注医疗健康与拍照摄影;
OPPO R系列与iPhone7同样更关注母婴;
华为Mate系列用户更为商务;
小米数字系列与荣耀数字系列用户更喜欢涨知识、爱旅游。
第三部分
消费者购机行为洞察
1
智能手机的净推荐值随使用时间的增长而下降,平均2年,净推荐值降到零点以下;新用户的净推荐值显著高于老用户,苹果与华为老用户的品牌净推荐值表现更好
2
随使用时长的增加,用户对屏幕尺寸越发习惯,但对存储空间和电池续航能力的满意程度不断下降
3
消费者主动升级新机的比例降低,被动换机的比例升高
4
购机时,品牌影响力和机型知名度越发重要
操作系统的影响因素在下降,iOS的护城河的作用在降低;
设计/颜色的占比在上升说明消费者越来越看重手机的外形和设计。
5
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也更重视上一部手机的体验
6
线上用户更关注价格和他人意见,线下用户更关心真实体验
7
线上用户更关心可靠性和芯片速度,线下用户更重视屏幕尺寸
8
超50%用户在1-2年间产生换机行为;近80%用户会在两年内换机。且换机预算在不断提升,超50%消费者的购机预算在2000元以上
第四部分
上市新机型表现回顾
1
2018年新机发布数量减少,从Top10品牌市场表现来看,新品总体拉动了品牌方33%的业务增长
2018年H1新上市机型数量同比下降31%,手机品牌更多的把资源投入在那些有可能成为“爆品”的新机型上。
2
针对今年上市满5个月的新品发现,旗舰机型的月平均销量高于非旗舰机型75%
旗舰机型由于上市前期投入大量资源,月销量呈现递减趋势;反之,非旗舰机型则呈现月销量递增的趋势。
3
对比37款新机型销量分布,头部机型日均销量是尾部机型的8.7倍,且贡献近60%的新机销售占比
排名前20%的机型为头部机型,贡献接近60%的销量,排名20%-50%机型为中部机型,头部加中部机型贡献超过80%的销量。
4
头部新机型表现出更大的屏幕尺寸及屏幕占比
头部新机型6英寸以上屏幕尺寸占比达87.5%,而尾部新机型的这一比例只有头部的一半左右;
头部新机型的全面屏占比也为87.5%,尾部新机型则为63.2%。
5
头部新机型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覆盖率相对更好,且在渠道下沉方面表现更强
头部新机型的性别占比接近1:1,30岁以下的用户占50%以上,接近70%的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尾部新机型用户呈现出明显男性化特征,在城市层级下沉方面不如头部新品。
欢迎关注友盟+手机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合作及业务需求可发送[email protected]
下载PDF完整版
↑扫一扫或识别二维码下载
(可能需要复制链接,在浏览器中下载)
互动一下: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PDF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