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技术怎么看懂区块链——共识机制
不懂技术怎么看懂区块链——共识机制
小林投资
百家号17-09-1115:49
之前我简单的讲解了一下共识是什么,在区块链中又有着什么样的地位。本文我主要谈谈共识机制,以及IFMChain在共识机制上的创新。
共识机制是什么
如果说共识是区块链的基础,那共识机制就是区块链的灵魂。
我们在解释什么是区块链时,可以用一句简洁明了的去中心化分布式分类账来概括,但是在这个账本中,是如何对在几乎相同时间内的产生的事物前后排序的,就涉及到区块链网络的共识机制。
所以共识机制,就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对事物的前后顺序达成共识的一种算法。
共识机制有什么用
它就像一个国家的法律,维系着区块链世界的正常运转。
在区块链上,每个人都会有一份记录链上所有交易的账本,链上产生一笔新的交易时,每个人接收到这个信息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些想要干坏事的人就有可能在这时发布一些错误的信息,这时就需要一个人把所有人接收到的信息进行验证,最后公布最正确的信息。
目前常用的几种共识机制
1、工作量证明机制(Proof of Work - PoW)是我们最熟知的一种共识机制。就如字面的解释,PoW就是工作越多,收益越大。这里的工作就是猜数字,谁能最快的猜出这个唯一的数字,谁就能做信息公示人。
2、权益证明机制(Proof of Stake-PoS)也属于一种共识证明,它类似股权凭证和投票系统,因此也叫“股权证明算法”。由持有最多(token)的人来公示最终信息。
3、拜占庭共识算法(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PBFT)也是一种常见的共识证明。它与之前两种都不相同,PBFT以计算为基础,也没有代币奖励。由链上所有人参与投票,少于(N-1)/3个节点反对时就获得公示信息的权利。
现有各种共识机制的问题
A、计算能力浪费
在工作量证明机制POW中,猜数字最快的通常是电脑计算能力强的。超强的计算能级仅用来猜数字,实在是浪费。
B、权益向顶层集中
在权益证明机制POS中,token的余额越多的人获得公示信息的概率越高,公示人会得到一定的token作为奖励,如此持有token多的人会越来越多,少的人越来越少。
C、作恶成本低下
在靠算力与权益的的多少来获得公示信息的权利的模式当中,当算力和权益向少数人集中之后,这些少数人如果想要做一些违反规则的事情是轻而易举的;在PBFT中,由所有人投票,如果一个没有任何token余额的人想要捣乱,那他几乎是完全没有利益损失。
D、对于真正的去中心化构成威胁
在工作量证明机制中,计算能力越强,获得记录权利的概率就越高。如果有人把很多人集中在一起来猜数字,把好多电脑的算力加在一起来用,那这些抱团的人就会更容易获得公示信息的权利,发展到最后可能公示权就直接掌握在这些人手里。
在权益证明机制POS中,权益越大的人获得记录权利的概率越高,而记录的人就会有奖励token ,这样一来这些人就会越来越富有,贫富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持有token少的人几乎都没有话语权了。
权利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有违区块链去中心化理念。
目前现有的共识机制都不算完美,在一些实际应用场景弊端很多。本能实验室一直在探索更完美的共识机制。
通过对现有多种共识机制的对比研究,设计出了基于参与度的共识机制DPOP。
基于参与度的DPOP机制,参与投票的节点不仅要提供权益证明,同时还需要提供参与度证明。每个人在链上的任何活动都是一种参与度的体现,权益小的人可以通过增加参与度,来提高获得公示信息权利的概率。同时token的余额也是其中一个重要评判标准。
文章来源:本能区块链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