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中GTID的几个限制和解决方案

   现在我看待一个技术,总是会换一种角度来看,在他能实现什么的基础上,我更喜欢看他不能做什么,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比如MySQL GTID在5.6试水,5.7已经发展完善,但是还是有一些场景是受限的。比如下面的两个。

    一个是create table xxx as select 的模式,另外一个是临时表相关的。

MySQL中GTID的几个限制和解决方案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说说这两个场景。


GTID中create 语句限制的解法

   create table xxx as select的语句,其实会被拆分为两部分,create语句和insert语句,但是如果想一次搞定,MySQL会抛出如下的错误。

mysql> create table test_new as select *from test;

   这种语句其实目标明确,复制表结构,复制数据,insert的部分好解决,难点就在于create table的部分,如果一个表的列有100个,那么拼出这么一个语句来就是一个工程了。

    我们也巧学巧用,看看MySQL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来处理。

    除了规规矩矩的拼出建表语句之外,还有一个方法是MySQL特有的用法 like。

    create table xxx as select 的方式会被拆分成两部分。

 create table xxxx like data_mgr;

临时表的限制和考虑

   另外一个看起来就有些蹊跷了,看着文档就是没有什么好说的,记住了就好,其实不然。

    如果在事务中有临时表的变动,很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这在MySQL的5.5版本中有相应的bug,可以参见https://bugs.mysql.com/bug.php?id=76940

     如果需要复现,可以在找一套5.5的环境来模拟一下,分分钟出效果。

    我们创建两个表t1,t2,然后建立两个表之间的外键关联,作为 后续测试所用。

create table t1(c1 int primary key)  engine=innodb;

 创建临时表

> create temporary table tmp as select * from t1;

模拟这个bug,开启事务。

> begin;drop temporary table if exists tmp;

然后使用mysqlbinlog来查看一下里面的信息。可以看到除了上面的临时表操作,后面的delete也会写入binlog

use `test`/*!*/; DELETE FROM test.t1WHERE@1=3 /* INT meta=0 nullable=0 is_null=0 */DELETE FROM test.t1WHERE @1=4 /* INT meta=0 nullable=0 is_null=0 */

   通过这个可以清晰的看到尽管已经做了事务回滚,但是binlog还是会记录下回滚的变更,这在某些场景中会触发主从数据不一致。

   而在GTID中,已经做了这个检查,归根结底,还是cache里面的机制,大体来说,binlog有两个cache来缓存事务的binlog:

  binlog_cache_data stmt_cache; //存放非事务表和临时表binlog

此处参考了https://www.kancloud.cn/taobaomysql/monthly/67044

   所以说两个概念性的知识点如果稍一扩展就会有很多可行的方案来。

MySQL中GTID的几个限制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