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就在今晚19:50【友盟+】联合脉脉进行视频直播!

《2016年Q2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线上发布会!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复制链接到浏览器:https://maimai.cn/article/live?id=277#rd 

19:50在线直播不见不散!

互联网金融(ITFIN)是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互联网金融应用是当前面向网民的主流互联网金融服务产品。目前互联网金融应用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应用类型多样化、普及、细分领域的复合应用以及大数据的重要性。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研究发现——用户投资特点:

1、从投资客体来看,同时涉猎两种及以上的互联网金融应用是用户当下普遍的投资方式,类型应用的用户与理财类应用用户重合度最高。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互联网金融应用概况——互联网金融应用户规模:

根据【友盟+】数据统计,2016年1-6月期间互联网金融类应用覆盖的活跃设备量增长2.5%。

广东、江苏地区活跃设备量较高,北京、上海、山东、河南、四川地区次之。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力于资金供给端,以消费、理财、资产管理业务为主,诉求点是普罗大众资产增值需求;资金供给端应用的膨胀与资金需求端应用的羸弱形成对比,反映出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与市场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有关,也与中国人的财富管理观念以及国内传统金融行业的业务模式有关。

类型应用市场份额:根据【友盟+】数据统计,市场主流互联网金融应用中,股票类应用数量最多,占比21.9%;基金类应用占比14.6%,两者合计占比36.5%;理财类应用占比15.3%。活跃设备数据亦是如此,股票、理财、基金类应用活跃设备高居榜首。

结合传统市场行情来看,股票、基金和理财类应用的繁荣从侧面印证了中国人的投资理财观念是“资金增值”模式而不是“资本获利”模式。

**类应用占比14.6%,排名第三,也反映出中国人的财富观念中投机心具有一定比重。

记账类应用的兴起和银行类应用的丰富体现出中国人资产管理意识的增长。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类型应用发展趋势:股票和理财类应用的活跃设备量最高,其次是基金、保险、**、和记账类应用,银行类应用活跃设备量最低。

2016年1至6月数据显示,股票、基金类应用的活跃度受股市影响呈现下滑趋势,理财类应用呈现先下降后回升趋势;

**类应用受欧洲杯影响6月份波动较大;保险、银行和记账类应用呈现缓慢增长趋势。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上半年行业环境变化:上半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大事显示,互联网公司在金融领域的竞争依然激烈,他们通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对互联网的深刻了解,对互联网金融的扩张迫不及待;数据被视为推进互联网金融体系健康、高效运作的重要力量,具有广阔的价值和前景,与政府对行业的监管并行,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2016年上半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大事件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2016年获得十亿级融资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在“资本寒冬”与“合规整顿”双重作用下,互联网金融行业“马太效应”日趋明显,一边是大型金融理财类平台融资扩张,另一边是小平台面临关张大吉的竞争压力。2016年上半年,陆金所、京东金融、蚂蚁金福分期乐&桔子理财分别获得超过十亿美元的融资,这也预示着下一轮平台之争将更加激烈。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银行类应用分析

银行类应用发展热点:银行类应用以银行自有业务为基础,发展出银行自有应用、互联网银行应用和基于银行业务的应用。

目前银行类应用的发展主要聚焦在银行业务中的信用卡端,分别衍生出信用卡管理服务、信用卡申请服务和信用卡消费服务。日前,各家银行已经重启大学生信用卡业务,瞄准学生信贷消费市场,这也将引发下一轮信用卡服务市场容量扩张。

对已有市场的信用卡服务品类而言,纯工具化的服务时代基本结束,信用卡账单管理与金融服务的结合将涉及更深入的用户场景,成为持卡人不可或缺的财务管理工具和金融服务连接器。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银行类应用市场渗透情况:2016年1月至6月,银行类应用活跃设备量增长19.5%;其中二线城市活跃设备增长略多,地域占比提升0.9个百分点,一线城市和三线以下城市增长相对放缓。

综合来看,银行类应用的市场容量扩大,用户主要集中在一线、二线城市,其中二线城市的渗透速度较快。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银行类应用使用情况:银行类应用的使用情况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每月设备平均启动次数从7.5次降至6.9次;每月设备平均使用时长由10.8分钟降至9.0分钟。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银行类应用用户特征:使用银行类应用的用户以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为主,累计占比74.8%。银行类应用的用户关注视频播放和生活服务。16.3%的用户具有高消费能力。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股票基金类应用分析:

股票基金类应用发展热点:股票类应用呈现多样化特征,提供从资讯、交流、选股、模拟到交易过程中各环节的服务。

当前股票类应用的发展方向有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服务”,二是“投资指导”。前者表现为基于大数据的资讯推送、荐股,后者则依靠“意见领袖”类的专家、牛人。

股票投资依靠的是长期经济领域经验积累,股民的专业素质和时间、精力都有限,因此未来,这两个方向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股票类应用来说,如何找到专业的团队和牛人,如何辨识谁能持续给用户带来收益,如何实施风险管控,将成为股票类应用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股票基金类应用市场渗透率:2016年1月至6月,股票基金类应用活跃设备量分别下降21.8%和23.4%;股票类应用在一线城市、三线城市的活跃设备下降,基金类应用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活跃设备下降。

综合来看,股票基金类应用的市场容量缩减,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缩减幅度相对较大,市场格局仍以一线、二线城市为主。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股票基金类应用使用情况:股票类应用的设备平均启动次数半年内提升了17次,达到71次;设备平均使用时长提升40分钟,达到113分钟;

基金类应用的设备平均启动次数相对稳定,在29至33次之间波动,设备平均使用时长达到35-37分钟。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股票基金类应用用户特征:使用股票基金类应用的用户以25-30岁以及40岁以上的群体为主,累计占比分别为68.4%和72.8%;

股票基金类应用的用户对资讯的关注程度非常高,其次是视频播放和教育学习;

18.4%的股票类应用用户和19.4%的基金类应用用户具有高消费能力。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理财类应用分析

理财类应用发展热点:理财类应用是互联网金融领域中成长最快的业务,初期宽松的政策和监管空白点既有利于理财类应用的兴起,也引发了个别跑路、挤兑事件。随着政策调整和监管力度的加强,理财类应用市场日渐规范有序,市场格局也逐渐呈现出“马太效应”,一边是大型金融理财类平台融资扩张,另一边是小平台面临关张大吉的竞争压力。

理财类应用在激进型投资者眼中是资产增值工具,在保守型投资者眼中是保持资产价值、避免通货膨胀的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用户对理财的需求将是长期的、多元化的以及混合型的。

目前市场的理财型应用的业务目标在于挖掘社会个体、家庭的资产长尾,该细分领域的发展和创新思路也以服务和客户体验为导向,未来随着市场培育和经验积累,社会个体、家庭的理财观念将逐步提升,需要更专业、高效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利益需求,专业的理财师、理财顾问,代理人平台将成为下一轮市场发展的热点,相应地对专业人员的公信力、认证资格、从业业绩的考量也将更加严格和标准化。

理财类应用市场渗透率:2016年1月至6月,理财类应用活跃设备量增长0.6%,其中二线城市活跃设备量增长相对较多。综合来看,理财类应用的市场容量保持稳定;用户主要集中在二线城市,且渗透率仍在提升。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理财类应用使用情况:理财类应用的设备平均启动次数持续增长,从13次提升至16次;设备平均使用时长提升10分钟,达到29分钟。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理财类应用用户特征:使用理财类应用的用户以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为主,累计占比74.2%。理财类应用的用户爱好视频播放,关注健康医疗和生活服务。12.5%的用户具有高消费能力。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记账类应用分析

记账类应用发展热点:记账类应用最初只是记录用户财务收支数据的工具,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和类型应用之间交叉范围扩大,单一的记账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一些记账类应用已经开始“转型”,构建以个人财务为中心,融合理财、贷款、办卡、证券开户的业务体系。

另一个方向指向诊断、顾问型服务。记账类应用的一大特点是积累了用户财务收支明细、习惯和途径,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分析用户资产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中的问题,同时为用户提供适宜的解决方案。

记账类应用市场渗透率:2016年1月至6月,记账类应用活跃设备量增长1.7%,一、二线和三线以下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综合来看,记账类应用的市场容量相对稳定,用户主要集中在二线城市,各级城市的市场渗透速度相对稳定。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记账类应用使用情况:记账类应用的使用频率和时长有小幅波动:设备平均启动次数自17次提升至20次,后回落至18次;设备平均使用时长自24分钟提升至26分钟,后回落至23分钟;与1月份相比,平均启动次数提升1.3次,平均使用时长降低1.3分钟。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记账类应用用户特征:使用记账类应用的用户以2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为主,占比39.7%;记账类应用的用户爱好教育学习、视频播放,关注健康医疗和生活服务。

20.0%的用户具有高消费能力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保险类应用分析

保险类应用发展热点:保险是一门面对“风险”的生意,也是金融行业中为数不多的付出成本高且可能无收益的服务类型,长期性人身保险产品更是如此,而且长期性人身保险产品通常不需要重复购买,市场容量相对有限。

目前市场上的保险应用可分为服务投保人和服务代理人两类:服务投保人的有传统保险公司应用和创新型互联网保险应用;服务代理人的主要是展业和客户管理应用。

一些创新型互联网保险应用为用户提供了简单快速、方便有趣的保险服务,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件、小风险的管控和重复交易,逐渐培养用户的保险意识,改变他们以往对保险产品的印象和体验,这将对保险行业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促进效果。

 

保险类应用市场渗透率:2016年1月至6月,保险类应用活跃设备量增长26.3%,增长主要集中在三线以下城市。

综合来看,保险类应用的市场容量扩张明显,用户主要集中在三线以下城市,且渗透速度较快。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保险类应用使用情况:保险类应用的使用频率和时长提升,其中设备平均启动次数自21.5次提升至24.3次;设备平均使用时长自49分钟提升至54分钟。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保险类应用用户特征:使用保险类应用的用户以25岁-30岁和40岁以上的群体为主,占比分别为30.3%和35.6%;保险类应用的用户关注系统工具、视频播放,对健康医疗和教育学习的关注也较高。5.2%的用户具有高消费能力。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

【友盟+】

全球领先的第三方全域大数据服务提供商。通过全面覆盖PC、手机、传感器、无线路由器等多种设备数据,打造全域数据平台。秉承独立第三方的数据服务理念,坚持诚信、公正、客观的数据信仰,为客户提供全业务链数据应用解决方案,包括基础统计、运营分析、数据决策和数据业务等,帮助企业实现数据化运营和管理。

【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线上直播ING】2016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半年报报告完整版,请点“阅读原文”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