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中的九大图
分类:
文章
•
2025-01-25 10:48:10
UML中有九种常用的图:用例图、类图、对象图、状态图、活动图、时序图、协作图、组件图、配置图
一、九大图
1、用例图
用例图展现了一组用例、参与者以及它们间的关系。
可以用用例图描述系统的静态使用情况。
构成:用例、角色、关系
用例的主要属性:
事件流、前置条件、后置条件、特殊要求、扩展点、问题说明
用例的粒度和范围:
概述级、用户目标级、子功能级
2、类图
类图展示了一组类、接口和协作及它们间的关系,在建模中所建立的最常见的图就是类图。系统可以有多个类图,单个类图仅表达 了系统的一个方面。一般在高层给出类的主要职责,在低层给出类的属性和操作。
组成:类名、属性、方法
private—–“-”
public—–“+”
protected—–“#”
package—-“~”
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abstract,斜体
继承:extends
多重性
3、对象图
对象图是类图的变体,她使用与类图相似的符号描述。
对象图和类图不同之处在于它用带有下划线的对象名称来表示对象,显示一个关系中的所有实例。
4、组件图
构成:组件、接口、组件间的联系
类型:源代码构建、二进制构建、可执行构建、数据文件或文档
组件图表示系统中的不同物理部件及其联系,它表达的是系统代码本身的结构。从软件架构的角度描述系统的主要功能。
与类的区别:
类表示逻辑抽象,构建表示物理抽象
构建是其他元素的物理实现
类可以直接拥有属性和操作,一般情况下,构件一般只拥有只能通过其接口访问的操作
特点:物理的、可替换的、系统的一部分、遵从一组接口并提供对一组接口的实现
5、配置图
配置图展现了对运行时处理节点以及其中组件的配置。
6、时序图
时序图显示对个对象之间的动态协作,重点是显示对象之间发送消息的时间顺序。
7、协作图
协作图在对一次交互中有意义的对象和对象间的连接建模,它强调收发消息对象的组织结构,按组织结构对控制流建模。
8、状态图
状态图展示了一个特定对象的所有可能状态以及由于各种事件的发生而引起的状态间的转移。
图符:状态、转移、起点、终点
9、活动图
活动图是状态图的一个变体,显示了系统中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的流程。
二、包图
包图是在 UML 中用类似于文件夹的符号表示的模型元素的组合。系统中的每个元素都只能为一个包所有,一个包可嵌套在另一个包中。使用包图可以将相关元素归入一个系统。一个包中可包含附属包、图表或单个元素。
一个”包图”可以是任何一种的UML图组成,通常是UML用例图或UML类图。 包是一个UML结构,它使得你能够把诸如用例或类之类模型元件组织为组。 包被描述成文件夹,可以应用在任何一种UML图上。
包图的作用:
- 描述需求高阶概述
- 描述你的设计的高阶概述
- 在逻辑上把一个复杂的图模块化
- 组织Java源代码
三、机制的层次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