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由哪些环节组成?

新时代新形势下,无论是国家、区域,还是企业,要创造新财富,都必须紧扣科技经济新周期的脉搏,始终在创新上保持忧患意识和领先态势,一项科技成果,从头脑中想法的孕育到实验室里的反复试验,到最后被用户认可,产生经济效益,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历险”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也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
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由哪些环节组成?

一、强大的企业创新需求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科技成果的价值区别于有形资产,从潜在价值的挖掘和实用价值的体现需要经历工程化(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工程开发可行、法律权利稳定的新技术)、商业化(将技术转化为目标市场明确的产品或工艺)和产业化(将产品和工艺推向社会并形成规模)的历程,涉及科技成果的完成者、实施者、服务者等多个主体。其中,技术实施者对于市场和最终用户的把握最为敏锐,是决定技术潜在价值能否得以发掘和利用的关键。因而,企业家精神与科学家创新的有机融合,成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关键。

二、实用的源头创新成果

在技术转移体系中,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市场价值”——与其“科学价值”有较大的差别。“市场价值”意味着该技术成果的法律权利稳定、细分市场明确、应用开发可行(在后续试验、开发、应用和推广过程中开发成本合理、应用对象明确、业务模式可行),使其潜在价值得以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形成“可预期的收益”。在以“市场价值”为导向的科研管理模式,替代“科学价值”导向的科研管理模式的进程中,需要重塑“立项→发明披露→申请知识产权→验收”的知识产权管理流程,才能在源头创新上保障不竭动力。

三、专业的技术转移机构

科技成果的价值挖掘和利用,往往需要经历复杂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等活动,才能使成果转化为实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在这一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的技术转移(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都涉及复杂的专业服务流程,需要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孵化器或加速器、市场化的专业服务机构(技术、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服务机构)有机协同,才能将科技成果有效转移到企业实施。

四、复合的技术转移人才

科技成果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技术转移活动有别于其他有形资产的转移活动,在知识产权形成和保护、概念验证、细分市场分析、技术评估和对接谈判、成果转化协议达成、成果的产业化等过程中均需要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科技成果不是所有人的必需品,其交易量不大,但成功转化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金智创新认为一项前沿科技成果只有经过转化,才能发挥其价值,否则只能是摆在“橱柜里的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