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知识相关了解
- 协议制定原因
- 起初,计算机只是以单机模式(独立模式)被广泛应用,随着发展,计算机被一个个的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计算机网路,从而实现了信息共享,远距离传递信息等工作。计算机网络,可根据规模分为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和LAN:Local Area Nerwork(局域网)2种
- 随着科研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不断研发,计算机之间加快了数据读取时间,极大地缩短了传输数据时间,多台计算机分布式处理,架构变得更加灵活,操作更加人性化。计算机互联带来了高度便捷的信息网络环境,但也带来了负面的问题:计算机病毒、信息泄露、网络欺诈等,出于个人信息安全以及数据通信更加安全便捷,安全建立连接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人们因此逐步定制了互联网通信协议
-
协议层次结构及功能
OSI参考模型中每个分层的作用
下图表述了简单的每个分层的作用: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并规定应用程序中通信相关的细节;包括的协议如下:
表示层:将应用处理的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格式,或将来自下一层的数据转换为上层能够处理的格式;主要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信息可被另一个系统应用层读取
会话层:负责建立和断开通信连接(数据流动的逻辑通路),记忆数据的分隔等数据传输相关的管理
传输层:只在通信双方的节点上(比如计算机终端)进行处理,而无需在路由器上处理,传输层是OSI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层,是唯一负责总体的数据传输和数据控制的一层;
网络层:将数据传输到目标地址;目标地址可以使多个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而成的某一个地址,主要负责寻找地址和路由选择,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物理层: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
协议分类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网站
SSH/远程连接协议/远程控制
FTP/文件传输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Email
DNS/域名服务/WWW
传输层:
TCP/传输控制协议/可靠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不可靠
网络层:
IP/互联网协议/寻址
ICMP/网络消息管理协议/测试
数据链路层:MAC
物理层: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