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应对高并发:使用缓存
分类:
文章
•
2025-01-28 13:42:40
使用缓存保护Mysql
- Redis是一个使用内存保护数据的高性能KV数据库,高性能主要来自于:
Read/Write Through策略
- 读请求,先读缓存,命中则返回;未命中,读数据库,然后写缓存,再返回。
- 写请求,先写数据库,写成功,尝试读缓存,命中则更新缓存,否则直接返回。
可能产生脏数据的情况
- 二读一写,假设AB读C写,AB读缓存均未命中,读了数据库。然后C更新了数据库,这时A将缓存写入,C读缓存命中,则将缓存更新成新数据,但是B再将缓存写入,又更新回旧数据。
- 二写,假设AB写,A更新了数据库,B又更新了数据库,然后B读缓存并命中了,然后更新了缓存,A再更新缓存,写入的就是旧数据。
- 一读一写,读请求读缓存未命中,读完数据库,准备写缓存之前,写请求更新了数据库,读缓存未读到,返回了。然后读请求将缓存更新成了旧数据。
这种情况较少
。
Cache Aside策略
- 读请求处理方式与Read/Write Through相同。
- 写请求,当更新数据库成功后,不是更新缓存,而是清除缓存。
可能产生脏数据的情况
- 和Read/Write Through最后一种差不多,读请求读缓存未命中,读数据库读到了数据,准备写缓存之前,写请求更新了数据库,清除缓存(当然这时候缓存中没数据)并返回,然后读请求更新了缓存,此时写入的是旧数据。
缓存穿透引起雪崩
- 缓存命中率较低,就会出现大量缓存穿透。
- 短时间内大量的请求无法命中缓存,请求穿透到数据库,导致数据库繁忙,请求超时。大量的请求超时还会引发更多的重试请求,更多的重试请求让数据库更加繁忙,这样恶性循环导致系统雪崩。
- 可以采用灰度发布的方式,上线时先接入少量流量,再逐步增加系统的请求数量。
- 或者使用预热的方式,在系统初始化阶段,接收外部请求之前,先把最经常访问的数据填充到缓存里面。
- 常见的缓存穿透引起雪崩的情况是,
当发生缓存穿透时,如果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的时间比较长,也容易引起数据库雪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