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入职百度恰好 3 年
3 年前的今天正式加入百度,总结一下这几年我的生活现状,给自己留一个美好的回忆。
加入百度之间,经历了两家比较小的互联网公司,由于种种原因在这两公司呆的时间并不长(共 3 年)。在这 3 年期间,我只有一个目标,努力学好技术,进入程序员经常提到的「大厂」。
功夫不有心人,2017 年的今天我正式加入百度。一转眼 3 年过去了,看到身旁逐渐多了 98、99 年的小伙伴,才意识到年轻一代已经到来。
刚加入百度之前,我一直在搞 iOS,加入后持续搞了 1 年半的时间,后来由于移动端的日子并不好过。毅然决定做前端,主要原因有 3 点:
1、前端和移动端有很大相似之处,能够顺利快速进入工作中;
2、移动端和前端有很大交叉点,更有优势,尤其是小程序;
3、能够赋能 iOS,不至于我前面的经验积累白费;
以上是我从 iOS 转变为前端的一个过程,下面聊聊我这几年的感受。
iOS 转换到前端的感受
前端这个生态更开放,更新迭代速度比较快,同样一个 bug,前端可快速上线修复,而且不涉及版本迭代的问题。
有人可能会问,iOS 转前端好转吗?
只要你有编程经验,其实无论转服务端还是前端障碍并不大,边做项目边学习。不过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因为很多新知识你需要学习一遍,刚开始主要学习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慢慢逐步系统学习,这样你才能够保证工作中不掉链子,不至于别人觉得你是一个「新手」。
总的来说前端的天花板比 iOS 高一些,需求更多。iOS 对于大厂头部 App 来说比较重要,但是对于 DAU(日活)小于 100W 来说显得就不那么重要了,大多数老板也不会让你花精力搞性能优化、组件化、热修复、H5 优化等等内容。只要把需求功能做好就行。
通过前端你可以接触到服务端的一些知识,比如 Nodejs,你可以申请一台云机器来体验下。这在移动端来说几乎学不到。
转一个方向最大的障碍是不知道该学什么,从哪里起步。这也是我这些年来写《前端小课》的主要原因。
总之,在技术方面不要「设界」,给自己多一条路,工作时间长了,「跨界」在所难免。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快速的学习能力。
更多内容可阅读:写在公众号一周年
百度工作的体验如何
一流的「后勤服务」,无论是门卫、清洁人员、餐厅服务员,他们工作非常认真,有问题能及时帮助你解决,而且态度特别好。举个例子,车棚里的大爷早晨会和每位小伙伴打一声招呼,几乎能认识每位小伙伴。
整个工作流程上来说,比较顺畅。提交代码后有需要经过严格的 CR(Code Review),提测后交给 QA 根据代码模块、分支部署环境,进行测试。上线也特别方便,以前在小公司时,后端上线总会在晚上 12 点后进行「停服上线」,这里可以随时上线,也不会涉及到停服的问题。
整体来说工作体验非常棒,福利待遇也不错,比如补充医疗(员工看病基本不用自己花钱,都可以报销)、父母医疗(解决对父母看大病的担忧)、免费早餐夜宵、健身房等。
最开心的是我的 128G Mac 终于换成了 256G,以后不用开发前端的时候卸载 Xcode 了。内存容量问题一直是 iOS 的痛。
不一样的圈子
圈子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它能帮你开阔眼界,找到更高的奋斗目标。
未来规划
到目前为止工作将近 7 年时间,由于起点比较低,这几年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技术和写作方面。接下来会投入一些时间到投资理财和拓宽视野方面。未来的生活大有所期。
大家加油!
长按关注
素燕《前端小课》
帮助 10W 人入门并进阶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