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一的客观特征-主观特征关联性研究

实验要求

逻辑上而言,每个”一“的感受都来源于其形态,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各个”一“带来的不同感受与它们的形态有何关联呢?为了探索”形态-感受“的关联性,需要对每个”一“的客观造型进行描述,提取特征,这里就需要用到图像处理的技术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主题:针对”一“,定义一系列特征(可借鉴参考资料),并依此对每个”一“进行测量。测量可以分两个层次:1.手工测量;2.用算法实现测量;

任务要求:(1)至少定义5个特征,需要图文结合地清晰描述出这些特征的定义;(2)至少要能够手工方式对十二个”一“测定所有定义好的特征;(3)尽可能用算法实现测量,并对比手工测量的结果;

提交内容:一篇博文/推文,严谨描述定义的特征,手工测量的方法和结果,若有算法,也需要描述算法思想和测量结果,并对比手工测量结果。编写有算法的,还需要提交算法源码(任意语言皆可)。

原图

十二个一的客观特征-主观特征关联性研究
首先利用PS对原图像进行处理,转化为黑白图,并查找出每一个一的轮廓,处理结果如下图所示:十二个一的客观特征-主观特征关联性研究

我选择测量的六个书法特征为:
笔画长度,最大笔宽,走势,高宽比,起笔处斜率,落笔处斜率。
相关概念以及计算方法如下:

十二个一的客观特征-主观特征关联性研究
十二个一的客观特征-主观特征关联性研究
最大宽度:笔画骨架的点集B=(b1,b2,…bn),与骨架点相对应的宽度分别为W=(w1,w2,…wn);则笔画的最大笔宽为:
a=max(wi); i=1,2,3…n;

十二个一的客观特征-主观特征关联性研究
十二个一的客观特征-主观特征关联性研究
即高宽比指的是最大笔宽与笔画长度的比值。

起笔处斜率:笔画骨架中起笔处对应线段的斜率。

落笔处斜率:笔画骨架中落笔处对应线段的斜率。

具体测量方法

将十二个一的轮廓图用ps打开,依据轮廓图作出如下图所示的轮廓图,所有的计算基于轮廓图与骨架图;骨架图如下:(此图像的大小为16厘米X16厘米):
十二个一的客观特征-主观特征关联性研究

这里的测量方法均以第一个一为例:

(剩下十一个一的测量方法均与第一个一的测量方法相同。)

笔画长度

利用ps里编辑里的首选项中的单位与标尺,将单位设为厘米。

十二个一的客观特征-主观特征关联性研究
十二个一的客观特征-主观特征关联性研究
可以显示的信息有角度和长度,这个同样用于下面几个特征的测量。
根据测量出的信息可知笔画长度为4.2厘米。

最大笔宽

最大笔宽的测量是基于轮廓图,测出最大宽度。示意图如下:
十二个一的客观特征-主观特征关联性研究

走势

骨架上起笔点与落笔点连线的斜率,这里先测量出角度值。
示意图如下:
十二个一的客观特征-主观特征关联性研究

高宽比

最大笔宽与笔画长度的比值,数据整理时,在excel中进行计算。

起笔处斜率

测量时记录角度,示意图如下:
十二个一的客观特征-主观特征关联性研究

落笔处斜率

测量方法桐起笔处斜率,示意图如下:
十二个一的客观特征-主观特征关联性研究

斜率的计算

在我们记录下走势,起笔处斜率,落笔处斜率的角度之后,对应斜率的计算在excel里进行,即将角度转为弧度,然后利用tan函数计算出结果:
十二个一的客观特征-主观特征关联性研究

测量结果

经过测量和计算之后,十二个一的部分特征如下:
这里的笔画长度和最大笔宽并不是十二个一的实际长度,仅可互相对比进行分析。
十二个一的客观特征-主观特征关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