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 掩膜解析

1.什么是掩膜

首先我们从物理的角度来看看mask到底是什么过程。

在半导体制造中,许多芯片工艺步骤采用光刻技术,用于这些步骤的图形“底片”称为掩膜(也称作“掩模”),其作用是:在硅片上选定的区域中对一个不透明的图形模板遮盖,继而下面的腐蚀或扩散将只影响选定的区域以外的区域。

地理信息中掩膜与其类似,用选定的面要素图形,对处理的要素进行进行遮挡,来控制要素显示的过程。

ArcGIS 掩膜解析         ArcGIS 掩膜解析

                          处理前                                            处理后

2.ArcGIS 掩膜

ArcGIS 掩膜有三种方式实现。

2.1 掩膜图层

通过高级绘制菜单,对整个图层的进行掩膜。勾选掩膜面和需要处理的图层,都该图层所有的要素都处理。

ILayerMasking lyrMask = map as ILayerMasking;

缺点:不支持注记,对所有要素进行处理。

ArcGIS 掩膜解析

2.2 制图表达掩膜擦除

该方法需要操作制图表达要素,通过制图表达工具栏的擦除工具,对制图要素的几何进行覆盖。

 

ArcGIS 掩膜解析

实际上对IRepresentation.shape重新赋值。

缺点:维护比较麻烦,Representation常常需要用在其他地方。

2.3关系表掩膜

通过创建要素之间的关系表。比如水系和水系掩膜面图层两个图层之间关系表,然后在制图表达中制定相应规则。最后在关系表中依次添加需要处理的要素和对应的面ID,则可以逐个处理完。

缺点:维护创建关系表。国家5万地形图更新就采用该方式。逻辑清晰。

 

ArcGIS 掩膜解析

ArcGIS 掩膜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