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基础(一)
汇编语言是直接在硬件上工作的编程语言
1.1 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是机器语言指令的集合
是机器可以执行的指令
不过它极其复杂,只有早期程序员》。。所以出来了汇编语言
汇编指令是机器指令便于记忆的书写格式。
1、2 汇编语言由以下三类组成
- 汇编指令(机器码助记符)
- 伪指令 (由编译器执行,计算机不认识)
- 其他符号(由编译器识别)
汇编语言的核心是汇编指令,它决定了汇编语言的特性
1、3 cpu和存储器
cpu可以直接使用的信息在存储器中存放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控制整个计算机的运作并进行运算,要想让一个cpu工做,就必须向它提供指令和数据。
而指令和数据在储存器中存放,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内存。
ps: 离开内存就像没有轮胎的汽车,担忧发动机,开不了;
硬盘不同与内存,硬盘上的数据或程序不读取到内存上,就无法被cpu使用。
cpu要进行数据的读写,要和外部器件(芯片),进行三类信息的交互
**存储单元的地址(地址信息)
**器件的选择,读或写命令(控制信息)
**读或写的数据(数据信息)
1、4 指令和数据
指令和数据是应用上的概念,在存储器中他们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二进制文件。
比如一些二进制信息
1000100111011000–> 89D8H (数据 16进制)
–> MOV,AX,BX (程序)
是数据还是指令,人说了算,机器说了不算
cpu在读写的时候,物理上走的是一根根导线,逻辑上可以分为:
**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
**控制总线
而走那条线也就决定了,计算机是怎么来处理数据的、
一、地址总线
64 32位,多少位的cpu,指的就是寻址能力
二、数据总线
决定一次可以传输多少位的数据,16位一次可以传输16 bit
三、控制总线
控制总线的宽度决定cpu对外部器件的控制能力,不要和数据总线混淆,它指得是传给不同部件的能力
1、5 存储单元
存储器被划分位若干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从0开始顺序编号.
1.11 内存地址空间
概述:
一个cpu的地址宽度为10,那么可以寻址1024个内存单元,这1024个可寻到的内存单元就构成了这个cpu的内存地址空间
ps:
主板
主板又来承载pc机的核心部件,这些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口卡
cpu不能直接连接外部设备,是通过接口卡来直接控制的各类存储器芯片:
从读写属性上看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
从功能和连接上分类:
**随机存储器RAM**装有BIOS的ROM
**接口卡上的RAM
这些部件在物理上是独立的,可以单独拆卸;
但一下两点相同
- 都和cpu总线相连
- cpu对它们进行读或写都是通过控制线发出内存读写命令
这是 8086cpu的内存地址规定
所以可以看出:对于cpu来说,系统中所有存储器中的存储单元都处于一个统一的逻辑存储器中,它的容量受cpu寻址能力的限制。这个逻辑存储器即是我们所说的内存地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