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也搞小程序,有何不同?

百度也搞小程序,有何不同?

昨天的2018百度AI开发者大会可以说是非常吸睛,如果后续进展顺利的话,百度可能真的要迎来来自己的第二春了:

其一,帅气的厂长李彦宏终于兑现一年前“吹下的牛逼”,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量产;(量产是什么概念,你们自己去看看目前最火的项目:各家电动汽车的进展,就清楚了,何况是炒了这么久的自动驾驶。)

其二,百度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款云端全功能 AI 芯片:“昆仑”正式发布,并进入流片阶段;(自从中兴被禁事件之后,全球都在搞自主芯片研发,重要性可见一斑。)

其三,百度智能小程序,这个要重点说说,毕竟事关我们开发者未来努力的方向。

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微信小程序便建立起自己的生态系统,并覆盖超100万开发者、2300个第三方平台和上线58万个小程序应用,日活跃用户达1.7亿(数据来自2018微信公开课),这个数据,就问你怕不怕!

不管你怕不怕,微信的对手们怕了。前有苹果公司设碍,后有支付宝小程序紧跟,再后来国内各手机厂商联盟开发快应用仓促应对,BAT 就剩百度迟迟没有动静,这么看来,是憋了个大招。

问题是,姗姗来迟的百度拿什么与已然成型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竞争呢?如果只是模仿抄袭,自然不被用户买单。于是,智能小程序来了。

首先,号称 All In AI 的百度,出品的小程序自然也少不了 AI 能力,几行代码,轻松接入;

其次,跨 App 平台,不仅是百度系全家桶,其他家的浏览器和 App 一样能潜入其中;

再有一点,开源,最快在今年 12 月,开发者就能看到百度智能小程序的源码和原理。这一点,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都没有做到。

关于百度小程序的独特之处,这里有一张图,更加详尽:

百度也搞小程序,有何不同?

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百度能不能打好这一个翻身仗,值得期待。

不得不感概一下,随着小程序生态越来越成熟,跨平台技术越来越流行,web 开发真的是越来越重要了。当然也不是说 Native 不行了,只是对开发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奔跑吧,程序员!

近期推荐:发现微信支付漏洞,国外一程序员苦于反馈无门,求助 360拼多多竟带着陆奇,要赴美上市了!这才是面向 StackOverFlow 编程

山争哥哥的新作《我不是药神》,你值得一看。给自己一点放下键盘的时间吧。

百度也搞小程序,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