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3 网络协议分类

一、网络层次划分


.

1.互联网协议按照功能不同分为osi七层或tcp/ip五层或tcp/ip四层

2020.11.23 网络协议分类tcp/ip四层                                   tcp/ip五层                                   osi七层

.

2.相关网络协议

应用层:SMTP、 FTP、 DNS 、TFTP、 RPC、HTTP
传输层:TCP、 UDP
网络层:IP 、ICMP
数据链路层: ARP、 RARP


.

二、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协议数据传输的封包与解包过程见https://www.cnblogs.com/linhaifeng/articles/5937962.html

@由上图直观看到,用户感知的是最上面的应用层,上面的每一层依赖于其下一层。越往上越靠近用户,越往下越靠近硬件。
@所以我们从最底层的物理层开始层层递进

1.物理层

.
1.1物理层的作用
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

1.2重要设备
网卡,网线,集线器,中继器(也叫放大器),调制解调器

.

2.数据链路层

.
2.1主要功能
        物理层是以比特流进行传输的,这种比特流并不保证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没有错误,而且它们还可能有不同的值,这时数据链路层为了能实现数据有效的差错控制,就采用了一种”帧”的数据块进行传输。
.
       所以数据链路层的具体工作是接收来自物理层的位流形式的数据,并(通过以太网协议)封装成帧,传送到网络层;同样,也将来自上层的数据帧,拆装为位流形式的数据转发到物理层;并且,还负责处理接收端发回的确认帧的信息,以便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2.2 重要设备:网桥
2.3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

3.网络层


3.1功能(主机到主机的通信)
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报文或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在这一层被转换为数据包,然后通过路径选择、分段组合、顺序、进/出路由等控制,将信息从一个网络设备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设备。
3.2 重要设备:路由器

.

4.传输层


.
4.1功能:(端口到端口的通信)
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流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向高层屏蔽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TCP/UDP报头),即向用户透明地传送报文。
4.2重要设备:网关

.

5.会话层

会话层是用户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主要任务是:向两个实体的表示层提供建立和使用连接的方法。将不同实体之间的表示层的连接称为会话。因此会话层的任务就是组织和协调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

.

6.表示层

表示层对来自应用层的命令和数据进行解释,对各种语法赋予相应的含义,并按照一定的格式传送给会话层。其主要功能是“处理用户信息的表示问题,如编码、数据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等

.

7.应用层


.
应用层是计算机用户以及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其功能是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完成用户希望在网络上完成的各种工作。它在其他6层工作的基础上,负责完成网络中应用程序与网络操作系统之间的联系,建立与结束使用者之间的联系,并完成网络用户提出的各种网络服务及应用所需的监督、管理和服务等各种协议。此外,该层还负责协调各个应用程序间的工作。





参考博客,通俗易懂https://blog.****.net/m0_37907797/article/details/102740903?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160620455519725225058383%2522%252C%2522scm%2522%253A%252220140713.130102334…%2522%257D&request_id=160620455519725225058383&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alltop_click~default-3-102740903.pc_first_rank_v2_rank_v28p&utm_term=%E7%BD%91%E7%BB%9C%E5%B1%82&spm=1018.2118.3001.4449